精細化管理這個詞匯在還在讀書的時候,就從圖書館里的書本上知道了,可是一個學生對精細化管理又有多少真正的理性的認識呢?學生可以不知道,當人多的時候,當業務量開始增長的時候,就理解了什么叫精細化管理了。
精細化管理是什么呢?
知道第二天的工作是什么?并且有詳細的工作方案,同時讓參與的人都提前知道,因此就有了晚上的晚會和早上的早會,并且有人來組織和監督,簡單的說這個精細化管理就是讓人不混日子;
精細化管理是什么?
是建立一個流程來保證不犯錯誤以及不花冤枉錢,少犯錯誤到不犯錯誤,減少浪費,做好開源節流,從洗手間的用水中節約中來尋求利潤,很多人很忽視這點,其實這種很重要,一塊錢不多,一萬個一塊錢就有感覺了,一億個一塊錢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了,這就是一塊錢的力量,紙張的重復利用,廢棄報紙的回收,水杯的去一次性化(包括來客倒的茶水的尺度),車間廢棄材料的再利用等,這個精細化就是不該花的錢堅決不浪費;
精細化管理是什么?
在最短的時間內能找到想找的文件資料知道某個人的動態,在目前 制造業 的體現就是6S中的整理整頓,這個精細化管理就是解決做事的效率,減少對于時間的浪費;
有方向有流程不混日子,有指導有規則不花不該花的錢,有控制有效率不浪費不該浪費的時間,這個就是精細化管理。
在國內,對于制造業管理比較為人推崇的就是海爾的張瑞敏的人單合一理念,而張瑞敏最推崇的就是彼得德魯克,精細化管理在細節上的體現是6S,在技術上的體現是OA或ERP,無論是管理學理論還是在技術上體現的各種管理軟件,都離不開這么幾個問題:做事有方向有規劃、不浪費錢、不浪費時間。而這么三個都做到了,就是利潤的增長。理解了這么三點,就明白了做好每一件小事是多么的重要。創新在哪里?在每一個細節,革新在每一個動作。舉個例子,記得曾經在一個制造型企業工作的時候經常去車間,曾經特意觀察過一個細節,當產品漿料從攪拌機進入包裝桶的時候,工人喜歡直接把重達上百公斤的包裝桶直接放地面對著攪拌機接漿料,等裝滿后,發現包裝桶很重,一個人根本搬不動,毫無疑問需要二個人一起把包裝桶搬到移動的推車上拉走,如果車間對精細化管理工作做的到位了,這個工序一個人就夠了,把包裝桶放在推車上對準攪拌機接漿料的時候就省去了因裝滿需要二個人搬動的環節了,不是工人沒有腦袋,是車間主任工作不到位,有人說移動推車這個時候如果用在其他地方也許作用更大,其實現代制造業的發展趨勢就是機械化,為什么汽車企業的焊接工序已經轉移一部分給焊接機器人了呢?機器人與人相比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不浪費時間干脆利落,這個就是開源節流減少人力與減少損耗減少開支。為什么我們的管理沒有效益呢?那是不夠精細化。不夠精細化導致利潤低,利潤低導致用不起大型的機器人設備,這是個惡性循環。
精細化管理不僅僅屬于車間,屬于市場經濟的每一個環節,包括 營銷 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