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智能手機和智能聯網產品的出現,公司能夠很方便地提供個性化的消費者體驗。以前,顧客在購買產品后,與公司的關系就幾乎告一段落,而現在顧客購買過程的結束,則意味著與公司建立關系的開始。
以恒溫器為例,如果你購買并安裝了谷歌的智能聯網恒溫器Nest,恒溫器會了解這個家庭的偏好以及家中進進出出的情況,每月發出一封郵件,將家庭能耗與周圍鄰居的能耗做詳細對比。
個性化的體驗讓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得到升華,從消費變為參與。
要提供個性化體驗,品牌無疑要收集各種類型的個人數據,從消費者自主上報的信息到“數字排放”(用戶在日常數字化生活中產生的信息)。公司如何能夠讓消費者,放心地把個人數據交給自己分析?
frog公司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研究,發現首席營銷官在利用消費者的個人數據方面,面臨四大挑戰。
一、價值交換
你能給消費者有說服力的理由,讓他們與你分享個人數據嗎?
多數消費者并不認為定向廣告是一種價值交換。如果可能,多數消費者都會選擇回避廣告消息,哪怕這些消息是針對他們的興趣量身定做的。公司要確保自己向消費者提供足夠的價值,讓交換物有所值。
Vail度假管理公司推出了手機EpicMix應用程序,將其與滑雪者的季票連接起來。滑雪者每次乘坐升降機時都要掃描季票,這就在他們穿行滑雪場時產生了“數字排放”。
這款應用則會計算每天下降的垂直英尺數,本季滑雪的總天數等。EpicMix通過挑戰、競賽和獎勵讓滑雪體驗變得更加有趣和歡樂。
二、設計品牌信任框架
你是否在消費者歷程中設計了重要的信任構建時刻?
為了向消費者提供價值以換取他們的個人數據,品牌經理要對整個消費者歷程進行思考,并在其中設計多個接觸點,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
孤立地優化移動端體驗、實體店體驗或客服中心體驗是不夠的;它們要相互支持,相輔相成,才能實現成功的體驗。首席營銷官要構建一個框架來增強對品牌的整體信任度,并優化體驗,以建立這樣的信任。
實體門店在電信消費者歷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消費者購買新設備或服務計劃的關鍵決策點。在簽訂一份新的服務計劃時,消費者就分享了大量的個人信息,包括駕照、信用積分和付款期限。
美國電信運營商AT&T、Sprint和Verizon最近都重新設計了門店體驗,創造了一種面對面、半私密的談話角落或桌子,讓消費者能夠親眼看到運營商正在收集的信息,在這個關鍵時刻加強消費者的信任。
三、讓隱私行為與品牌價值觀一致
你的品牌圍繞隱私的行動是否與品牌價值觀相一致?
洛莉·費絲·克蘭納(Lori Fischer Krone)在2012年曾做出著名的估算,她認為人們要花費244個小時來閱讀自己在一年內訪問的網站、應用程序中的各種隱私政策。
顯然,消費者精力有限,無法對公司的各項數據政策和可信任度逐一評估。隱私政策需要成為公司品牌形象的一部分。
四、構建可信任的生態系統
你是否在思考維持消費者信任的方法,同時與其他公司更多地分享消費者數據和“數字排放”?
隨著城市、汽車和住宅的智能化和聯網程度不斷提高,我們會在多個品牌、公司和組織那里看到圍繞消費者歷程安排的體驗。這帶來了新的挑戰:當涉及多個品牌時,一個品牌要如何在更寬廣的消費者歷程中表達自己?
在聯合航空的手機應用和Facebook Messenger上,都有優步的鏈接按鈕,消費者無需打開新的應用程序就能方便地叫車,他們認同信息在這些公司之間的流動。
混合的體驗更有可能在市場上取得成功,但是首席營銷官需要對可信任的生態系統進行周到的管理,并與各個品牌合作以加強它們的信任。
[本文作者蒂莫西·莫里(Timothy Morey)為frog創新策略副總裁。克里斯廷·克拉杰基(Kristin Krajecki)為frog商業品牌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