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所有的人都能夠有自己的夢想,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夢想到正確的事情。即使他們夢想到了正確的事情,他們追求夢想的方式也未必正確。這就是他們不能夢想成真的原因。
沒有什么比
市場營銷
更能夠證明這個道理了。在營銷領域,營銷人員通常會企望賣出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或者創(chuàng)新方面根本不足以在競爭中取勝的那些產品。
或者他們確實有合適的產品,但無法構思或傳遞出正確的廣告詞來點燃消費者的想象力。
以微軟公司的Windows8廣告宣傳為例。到目前為,它一直沒能成功地將夢想轉化為現(xiàn)實,只不過現(xiàn)在要在得出明確的結論和確定問題究竟出在哪還為時過早。
造成營銷夢想與營銷現(xiàn)實之間存在差距的因素有七個。具體包括:
1.“提供的產品或服務”
提供的產品、服務,或者“產品+服務”,必須滿足消費者的切實需求。例如,蘋果公司(Apple)生產的產品,在移動通信、計算、音樂以及產品差異性等方面填補了消費者的需求。耐克公司(Nike)為消費者提供品質上乘的鞋具、服裝及配飾。星巴克公司(Starbucks)為消費者提供了遠離住所(及工作場所之外)的“第三場所”,在此消費者可以一邊喝著咖啡,一邊進行社交活動。紅牛(RedBull)則為消費者提供快速補充能量的飲料。
2.創(chuàng)新
“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必須具有創(chuàng)新元素,提供的價值要優(yōu)于傳統(tǒng)產品,而且還具備聚焦新趨勢的特點,這樣才能喚起消費者的想象。例如,為了保證推出的產品富有競爭力,蘋果公司吸收了很多與眾不同的優(yōu)點——簡單性、功能性以及產品兼容性等。如此一來,蘋果的每一款產品都為消費者帶來了獨特價值。
3.目標群體的選擇
一些消費群體比其他群體更容易接受創(chuàng)新產品,他們應該成為營銷活動的早期目標。蘋果產品通常會瞄準兩大目標群體,即“先驅”以及“早期嘗試者”。他們對營銷活動都極為敏感。前者指那些青春飛揚、運動不止且充滿好奇的消費者,他們癡迷于新穎或者具有異國情調的產品。后者指,那些看好產品前景的消費者,他們相信這些產品將來會改善其私人以及商務生活質量。后者比前者人數(shù)更多,而且他們是通向另一個更大群體——“早期大眾用戶”的橋梁。
4.廣告詞
營銷活動應該具備向目標群體傳遞產品屬性的廣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