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活化的舉措可分為兩類,一是根植于企業內部的 產品 創新 ,二是面向企業外部的品牌建設。許多年前,一次走訪終端時,我聽到 經銷商 抱怨說:“我們企業怎么沒有什么事情呢?”當時把我給問住了。我心里很清楚,經銷商的意思是希望企業能常有些標志性的事件,對外傳播出去,好讓他們感受到品牌活力,并把這種品牌活力傳遞給消費者。也是在那時,我意識到,每一年,品牌建設都應該設立一條主線。這一年,所有的品牌活動都應該圍繞著這條主線來進行。從此以后,“一年一事”便成為我在品牌建設工作中的堅持。
太陽能熱利用是新能源應用的一個重要分支,有綠色環保的天然屬性。太陽能熱水器本身又是一種為人們帶來溫暖的產品,有著溫暖與關愛的基因。因此太陽雨的每件年度大事也繼承和發揚了這種基因:2008年 北京 殘奧會,成立殘奧助威團為體育健兒吶喊助威;2009年太陽雨攜手中國社工協會,在新能源行業成立首支國家級公益慈善基金;2010年上海世博會,和生命陽光館一起為生命喝彩;2011年成為“中國環保事業合作伙伴”,通過推廣普及新能源為中國環保事業盡綿薄之力。
每條品牌建設的主線,都要做一系列工作,才能在終端落地。首先進行的是新聞傳播。在 職業 發展初期,我曾經負責和執行過一些新聞發布會。當時,只是單純地認為這只是一場活動而已。隨著工作經驗逐漸積累,我才明白,其實新聞發布會的背后有一定的邏輯。發布會的意義在于,為接下來進行的傳播工作積累原始素材。對于具體的執行者,應當注意以終為始,時刻把召開新聞發布會的目的記在心頭,而不是一味地鉆進繁雜的細枝末節里,跳不出來。傳播學的理論告訴我們,事情發生了,如果沒說出去,就等于沒發生。因此不光要把新聞發布會執行得井井有條,更要讓接下來的新聞傳播處處開花。
然后要做的,是將產品與事件相結合。既然是年度傳播主線,那一定要在產品上有所體現。營銷理念本身是抽象的,產品是理念實實在在的載體。2011年成為“中國環保事業合作伙伴”后,我們便計劃開發新一代能效產品,將高能效的環保新理念落實到產品設計中,讓環保成為產品的一種功能屬性,而不是空泛的傳播口號。
接下來進行的,便是活動的開展。對于經銷商而言,企業的每個大事件,都可以成為他們促銷的良機,為他們帶來開展活動的新思路。2008年殘奧助威團活動期間,我們陸續開展了殘奧助威團團員的全球海選活動和征文活動,讓終端消費者參與其中,有機會參加北京殘奧會開幕式。2010年攜手上海世博會生命陽光館,我們在終端推出了贈送世博會門票活動。相關活動的開展,讓年度大事得以在終端落地,以此提振 渠道 的信心。
最后一項,是終端演示,即在經銷商的網點設置和派發與大事件相關的宣傳資料。這樣既能為經銷商開展活動營造氛圍,同時又能將蘊含在大事件中的 企業文化 ,通過終端網點傳播給更多的消費者,起到二次傳播的作用。
幾年來“一年一事”的運作,我們積累了不少經驗。在“一年一事”的事件選擇上,不但要與企業理念相吻合,而且最好能結合年度熱門事件,這樣傳播起來會容易許多。這需要企業 決策 者對社會熱點有很好的把握,這種把握會帶來一種嗅覺,讓我們在眾多的事件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來運作。在“一年一事”的運作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事件本身特有的時效性。受時效性限制,傳播的周期不可能無限期延長下去。因此在節點的控制以及相關活動開展的排期上,都要進行周密計劃 。時機一旦錯過,就再也不會來。另外,“一年一事”只是企業的一根主線,需要許多分支來配合與支撐。大事件是年度計劃的重點,要以它為中心,結合終端促銷的幾個節點,規劃好季度計劃和月計劃,形成企業系統的營銷規劃。
“一年一事”對企業 領導 者和 員工 的系統化思維能力及架構思想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國內多數企業在系統的營銷規劃方面,仍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系統的營銷規劃需要在運作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才能逐漸形成企業特有的營銷體系。“一年一事”的 營銷策略 ,是一個很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