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營銷菜鳥?營銷菜鳥指的是剛走上工作崗位、缺少工作經驗的營銷新人,營銷菜鳥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為職場精英?下面就以三字經的方式與新人們分享下。
善總結
2011年7月,公司給我計劃
一個應屆畢業生做助理,我要求他每日
提交工作日報,每周提交工作周報,每月提交營銷月報。
之所以這樣要求他,一方面是為了掌控他的工作進度,好及時給予指導與校正;更重要的是為了培養他的總結與計劃能力。現在,他已經成長為我的得力助手。
如果你只會抓老鼠,充其量只是一只好貓;如果你善于總結抓老鼠的經驗,就可以成為貓的領導。
樂溝通
小李大學畢業后進入一家公司企劃部工作,加入公司不到1個月,就向部門經理提出了很多建議,但大部分建議都沒有得到經理的采納和肯定。小李為此很是郁悶,感覺自己在公司中是多么人微言輕。我安慰小李道:只有勇于張開嘴,才不會成為被遺忘的“沉默的大多數”。
在職場,不管是開會、頭腦風暴,開拓新客戶,或者與上司匯報工作,向同事請教工作,營銷新人都要像小李一樣有主動溝通的意識,樂于表達自己的工作思路及所取得的成績,這樣,在工作中才能獲得更多資源的支持,并有助于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句話對營銷新人的啟示意義是,當你有想法、有困難、有成績的時候,應該樂于與人分享,應該勇于尋求幫助,應該主動適當表現,而這都不離開溝通能力。
多學習
有一個樵夫,有一把鋒利的斧頭和驚人的體力,一天可以砍下40棵大樹。但慢慢地,他的斧頭越來越鈍,盡管他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但每日
所砍的樹卻越來越少。朋友們勸他休息一會,把斧頭磨鋒利些再繼續砍樹,樵夫卻答道:“我哪有時間休息,哪有時間磨斧頭,我正忙著砍樹呢!”
這個故事聽起來雖然可笑,但現實中確實存在這樣的職場新人,總是以工作任務重、業績壓力大為借口,甚至以為剛從學校畢業出來,知識已經能滿足工作所需了,不愿意繼續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也不愿意向別人多請教,不懂裝懂,或放在一邊不管。
一個30多歲的美國年輕人,10年前的年收入是2萬美元,在聽了
營銷學習
大師博恩·崔西關于“3%投資公式”后,決定將年收入2萬美元的3%投資給自己。他買了許多
銷售
方面的書,每日
研讀,還參加了兩個關于銷售與時間管理的課程。那一年,他的收入從2萬美元漲到了3萬美元,之后他將投資標準提高到了5%、10%,10年之后的他年收入已超過1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