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銷售中,和競爭者之間的競爭態勢始終存在。當處于劣勢的時候應該怎么辦?
在設備采購中,影響競爭態勢的主要原因共有四點:競爭的外部環境、賣方自身的因素、買方的因素和主要競爭者的因素。
競爭的外部環境是所有各方很難改變的,如國家的法律法規、行業的規則等,因此作為參加競爭的各方只能順勢而為。
對于賣方和主要競爭對手,有設備技術功能、質量方面、售后服務方面、技術支持、銷售能力等方面的特點,這些特點只有相對買方的需求和主要競爭對手在這些方面的特點才能顯示出優勢或者劣勢。
對于買方,現有的設備使用狀況、目前的需求和原有的決策習慣會深深影響采購的結果。
在處于劣勢的競爭態勢下,采用圍魏救趙的戰術,一般只有兩種思路:一種是攻擊主要競爭對手的弱點,強調自身的優點,從而逆轉當前的競爭態勢。另一種是改變買方的需求或決策習慣,從而使采購決策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上發展。
例如,2002年,GE推出了VIVID5高檔醫療心臟超聲診斷儀,在當時,這臺設備中蘊含了先進的圖像處理技術,如強大的原始數據處理技術,在此之前在心臟超聲方面領先的是飛利浦的高檔超聲,在一些醫院采購中,飛利浦的銷售員運用了設備的穩定性,技術的非普及性、設備的質量穩定性等因素來動搖醫院的購買決心。相反,作為GE,采用了攻擊對方的技術的方法來改變自己在心臟超聲方面的劣勢地位,例如,對方的技術陳舊,沒有新的科研手段來幫助改進和突破心臟超聲方面的研究。的確,在大型醫院的采購中,一些訂單原來只是作為使用目的來采購的,結果在最終采購中,卻以提高科研手段和提升科研水平的目的來采購的。這是典型的改變買方的需求,GE采用了圍魏救趙的計策迅速改變了GE在心臟超聲領域的競爭劣勢,并成功地銷售了很多VIVID5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