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戶采購過程很復雜,講究理性,客戶永遠會把怎樣降低采購風險放在第一位,所以客戶很難因為你的銷售而去改變他的采購方式。這時候你只有以客戶為中心,制定與其采購相配套的系統銷售方案,才有可能贏單。做局就是保障這個系統銷售方案得以順利實施的方法。這個觀點也是我在新作《贏單先做局》中詳細論述的核心觀點。
我做銷售十多年,做了600 多個單子,對大單子中的“局”有深刻體會。可以這么說,一個大單子,普通人能看到的只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而已。真正決定一個單子成敗的,是水面以下的部分,即高手做的“局”。
做局水平越高,單子進行得就越順暢,贏得也光明正大,無懈可擊。反之,做局水平越低,單子做得越提心吊膽、舉步維艱,不僅贏的可能性極小,而且對銷售和客戶而言都是一種折磨。
我有個對手,有一次曾對我放狠話:這單子要么我贏,要么我給你攪合,只要我活著就要攪和。按今天的網絡用語說:哥要的不是單子,哥要的是攪和。
這家伙是個名副其實的“攪和哥”。平心而論,像這種“我得不到,你也別想得到”的“攪和哥”在競爭中大有人在。一個大單子,三年不開張,開張頂三年。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誰都會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殺紅眼很正常。所以競爭的結果是:一個大單子,要么你給別人做局,要么你被別人做局,一字之差,定的卻是輸贏。
不管你是否意識到,或承認與否,做局都已經,并將繼續是大客戶銷售的核心智慧之一,它直接關系到單子的成敗。
我有個國企客戶,設備采購負責人叫老張。他和很多國企采購負責人一樣,做事嚴謹,心思縝密。第三次拜訪時我早到了20 分鐘,敲開他辦公室的門,我看見老張正在跟一個西裝革履的酗子談話,桌上攤開著文件,老張看見我后,眼神中迅速閃過一絲躲閃,雖然稍縱即逝,但我還是捕捉到了。不過,他馬上恢復了常態,跟我打了個招呼,并讓我會議室等一會兒。此時我的第一感覺是,這酗子很可能是我對手,并且就是為這個項目來的。
過了一會兒,老張把我叫進了辦公室,我一眼就看見了桌上放著一本嶄新的產品手冊,落款處印著“xx 公司”,那是我主要的競爭對手。此時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這是客戶故意讓我看到的,還是無意中被我看到的?想清楚這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決定了我之后該以怎樣的姿態和策略與老張繼續接觸。
時間緊迫,我很快就做出了判斷:是老張故意讓我看到的。原因有四:
第一,通過之前的接觸,我知道老張做事很嚴謹,滴水不漏。
因此他有足夠的時間清理好現丑再把我叫進他辦公室,一些東西如果他不想讓我看到,那我根本就沒機會看到。
就這件事來說,他把對手的資料放在這么顯眼的位置,顯然是另有意圖。
第二,暗示有對手進入,壓我的報價。
做銷售的都知道,越是當你和對手競爭最激烈的時候,越是你最有可能降價的時候。客戶對此更是門兒清,在采購中為了壓價,客戶常用的招數就是利用競爭,給你制造緊迫感和壓力,讓你乖乖地降價,從而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第三,暗示我在對他公關的時候要加大力度,回扣一定要大大的。
競爭最激烈的時候,往往是客戶最容易撈油水的時候。客戶在計算個人利益的時候,對時機的把握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準確,可以說是無師自通。
第四,試探我的反應。
客戶喜歡專業的銷售,但是又怕在專業的銷售面前顯出不專業。因此,試探銷售人員道行的深淺,永遠是他心中的頭等大事。因為這決定了客戶今后將以何種姿態和方式來與銷售接觸。其實,對銷售來說也一樣,我們在銷售過程中,不也是無時無刻在試探客戶么?
當時的情境可沒這么多時間仔細考慮,但是你老張設了局,我就得接招,這時候我有三個選擇:
第一,裝作視而不見,絕口不提此事;第二,婉轉地、旁敲側擊地問及此事;第三,直截了當地問及此事。
我當時選擇了第三種。
我跟老張寒暄了一會兒,盤算好了應對策略。一低頭,假裝剛剛看到xx 公司的產品手冊。我也由此開始了對老張的攻心戰。
“呦,張總,這是這家公司今年最新的產品手冊啊,怎么著,他們也給你報價了?”我直截了當地問老張。
“你知道這公司?”老張面無表情,答非所問。
“呵呵,那當然了。”我順手把那家公司的產品手冊拿起來,根據手冊的新舊程度,迅速判斷著老張對該手冊的了解程度,接著說: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您可能不相信,對手最新的產品和產品手冊我都仔細研究過。”
“那你說說它們的產品怎么樣?”老張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就像女人突然問男人:“我漂亮還是你的前女友漂亮”一樣,非常棘手。
“他們的產品不錯!畢竟,人家也是有一定市場占有率的。”我絲毫沒有猶豫,脫口而出,說得很堅決。
我知道,此時決不能詆毀對手,讓客戶認可你的人品后才會更加相信你。老張聽了我的回答后,點了點頭。
我話鋒一轉,問老張:“這本產品手冊您看過沒有?”
“沒事,你說吧。”老張永遠答非所問,真是一只老狐貍!
“好吧,那我可就說了。”我喝了口水,繼續說:
“這本產品手冊的第35 頁、57 頁等幾個地方,多次提到了該產品的運行技術參數,但是這要有一個前提,即在常規的運行環境下,設備可以這樣工作。
但是,我知道你們這次采購的設備,是要在惡劣的環境下投入使用的,尤其要防腐蝕、防潮,從這本產品手冊來看,他們的產品顯然不能滿足你們的實際需求。”
“嗯”,老張的臉上終于有了些表情。
我知道,我的話奏效了,因為這個問題確實非常關鍵。
“其實,像貴公司這樣的客戶,我們幾年前就遇到過。我們在設備表面涂了一層特殊的保護層,保證設備在低溫和腐蝕性的惡劣環境中運行。針對粉塵大的問題,我們特別在設備研發中運用了兩項專利,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同時,也降低了維修成本。關于這方面的情況,我給您介紹幾家正在使用我們這種產品的客戶,你們可以多交流交流。”
“嗯,嗯”。老張連點幾下頭,我知道,我的話已經開始打動他了。
“站在您的角度上,我有個建議。”
“你說吧。”老張拿起支煙叼在嘴上,沒點燃,一直看著我。
“我知道您現在在做產品前期搜集比對的工作,為最終形成產品橫向比對報告積累素材。”我適時地看了老張一眼,他點燃香煙深吸一口,點頭表示肯定。
我繼續說:“我們公司平時很注意研究對手的產品,做到取長補短。不如我整理一下我們公司平時研究的這些成果,形成一份產品比對報告的初稿,這樣一來可以節省您的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二來也可以為您形成最終的比對報告提供一個參考。當然,為了避嫌,我就不寫自己的產品了。”
“哎,那怎么行?”老張趕緊擺手制止我說:“你幫我一忙,我說什么也不能再讓你吃虧埃再說,選擇用哪家的產品也不是我說了算,還要由選型工程師和領導班子來決定。”
不愧是老滑頭!得了便宜賣乖,到這個時候還不忘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一干二凈。其實,我知道老張肯定要讓我寫自己的產品,一來可以從我這里撈好處,二來如果我不寫自己的產品倒好像我倆之間真有什么貓膩了。
一個星期以后,一本裝訂精美的產品比對報告送到了老張手中。在老張的不斷“努力”下,一個月以后,我和客戶進行了一次非常有針對性的技術交流,并計劃 他們參觀了我的樣板客戶。隨后,我的產品樣機就被搬到了技術選型工程師的辦公室。很快,這個單子就被我納入囊中。
經驗總結:
1. 在銷售中,我們要時刻爭取主動,控制局勢,引導局勢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將危機變成轉機,直至贏得勝利。
在銷售中有競爭對手攪局搗亂,是我們不愿看到但又無能為力的事。在這個單子里,我發現對手突然介入,客戶也利用對手的存在給我做了個局,此時我的處境比較被動,這就是危機。但是危機也意味著,既有危險,又有機會。如何將危機變為轉機,這就看銷售的功力了。
這個時候銷售需要冷靜,絕不要去詆毀對手,而要想辦法給自己制造機會。其實,這時正是建立專家形象,取信于客戶的最好機會。關鍵在于,銷售必須爭取主動,因為只有掌握主動權,才能引導局勢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所以,當我判斷是老張給我設的局后,選擇直截了當地問及此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有效地爭取主動,控制局勢。其他兩種方法都過于軟弱,甚至會貽誤戰機。當然,也只有這個選擇,才能把對手的威脅在第一時間消除掉,重新給客戶“洗腦”。可見,大客戶銷售中神馬都是浮云,時刻把主動權控制在手中才是最重要的。
2. 銷售要時刻對局勢的微小變化保持高度的敏感和警惕性。
客戶的采購過程,其實就是追逐名和利的過程。在這期間,客戶的情緒、思想會發生多次變化。現在的市撤境是僧多粥少,競爭對手無孔不入,客戶“叛變革命”、“見異思遷”的情況非常普遍,所以在銷售過程中,要時刻保持高度的敏感和警惕性, “看護”好你的準客戶,防止對手搗亂。否則,很可能因為你的麻痹大意導致功虧一簣。
3. 像了解客戶一樣了解你的競爭對手,建立百問不倒的專家形象。
什么叫專業?了解自己的產品那不叫專業,因為那是應該的,了解對手的產品才叫專業!可惜,我們很多銷售,不要說了解對手,就是對自己的產品都是一知半解。
在這個案例中,當我熟練說出競爭對手高美公司的產品手冊第35 頁、57 頁的紕漏時,也正是體現專業、建立專家形象的開始。你之前做了多少功課,直接決定了你在客戶心中的專業高度和可信賴程度。如果你想做一個專家而不是“磚家”,你就要知己知彼,百問不倒。
這八個字說來簡單,但能做到、做好又談何容易?如果你想在銷售領域有所成就,請記住,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4. 銷售一定要有快速的應變能力,你要在平時有意識地養成自己快速判斷和反應的習慣。
我遇見過不少銷售,優柔寡斷、拖拉懶散,不逼到最后一刻不行動,這是極壞的習慣。在實戰中,客戶對你這個人的判斷和看法其實就是在幾十秒鐘內定型的,以后只是微調而已。銷售中的機會常常是轉瞬即逝,利用好了能四兩撥千斤,否則就是貽誤戰機。我管理銷售團隊時,要求我的下屬能在5 分鐘之內決策的事情,就不能拖成半小時。因為在我看來, 1 分鐘的思考質量和5 分鐘沒有區別,5 分鐘的思考質量和半小時甚至1 小時也沒有區別,所以要時刻培養自己在工作中的緊張感,不要讓頭腦懈怠,這種緊張感會讓你的臨場思維更加敏捷和準確。
5.專業的銷售絕不會在客戶面前詆毀對手,展現良好的職業素養是銷售的必勝之法。
當你在客戶那里看到對手產品資料,要想到很可能是客戶故意讓你看到的。當客戶讓你評價對手的時候,可以簡要評述,但不要去詆毀對手。最好的辦法是找出對手的劣勢,將客戶需求與對手的劣勢相結合,并由此引出己方產品上的優勢,拿出有說服力的證據,使客戶主動放棄對手產品。
希望大家今后看到類似現象,能夠馬上想起我今天給你拆解的這盤棋,不要再去臨陣分析,否則你很可能錯過了最好的打擊對手同時建立專家形象、取信于客戶的機會。這就是我談到的,在銷售中最重要的就是復盤和總結。因此,我們不僅要“學”,更要去“習”。
我做銷售十多年,做了600 多個單子,對大單子中的“局”有深刻體會。可以這么說,一個大單子,普通人能看到的只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而已。真正決定一個單子成敗的,是水面以下的部分,即高手做的“局”。
做局水平越高,單子進行得就越順暢,贏得也光明正大,無懈可擊。反之,做局水平越低,單子做得越提心吊膽、舉步維艱,不僅贏的可能性極小,而且對銷售和客戶而言都是一種折磨。
我有個對手,有一次曾對我放狠話:這單子要么我贏,要么我給你攪合,只要我活著就要攪和。按今天的網絡用語說:哥要的不是單子,哥要的是攪和。
這家伙是個名副其實的“攪和哥”。平心而論,像這種“我得不到,你也別想得到”的“攪和哥”在競爭中大有人在。一個大單子,三年不開張,開張頂三年。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誰都會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殺紅眼很正常。所以競爭的結果是:一個大單子,要么你給別人做局,要么你被別人做局,一字之差,定的卻是輸贏。
不管你是否意識到,或承認與否,做局都已經,并將繼續是大客戶銷售的核心智慧之一,它直接關系到單子的成敗。
我有個國企客戶,設備采購負責人叫老張。他和很多國企采購負責人一樣,做事嚴謹,心思縝密。第三次拜訪時我早到了20 分鐘,敲開他辦公室的門,我看見老張正在跟一個西裝革履的酗子談話,桌上攤開著文件,老張看見我后,眼神中迅速閃過一絲躲閃,雖然稍縱即逝,但我還是捕捉到了。不過,他馬上恢復了常態,跟我打了個招呼,并讓我會議室等一會兒。此時我的第一感覺是,這酗子很可能是我對手,并且就是為這個項目來的。
過了一會兒,老張把我叫進了辦公室,我一眼就看見了桌上放著一本嶄新的產品手冊,落款處印著“xx 公司”,那是我主要的競爭對手。此時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這是客戶故意讓我看到的,還是無意中被我看到的?想清楚這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決定了我之后該以怎樣的姿態和策略與老張繼續接觸。
時間緊迫,我很快就做出了判斷:是老張故意讓我看到的。原因有四:
第一,通過之前的接觸,我知道老張做事很嚴謹,滴水不漏。
因此他有足夠的時間清理好現丑再把我叫進他辦公室,一些東西如果他不想讓我看到,那我根本就沒機會看到。
就這件事來說,他把對手的資料放在這么顯眼的位置,顯然是另有意圖。
第二,暗示有對手進入,壓我的報價。
做銷售的都知道,越是當你和對手競爭最激烈的時候,越是你最有可能降價的時候。客戶對此更是門兒清,在采購中為了壓價,客戶常用的招數就是利用競爭,給你制造緊迫感和壓力,讓你乖乖地降價,從而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第三,暗示我在對他公關的時候要加大力度,回扣一定要大大的。
競爭最激烈的時候,往往是客戶最容易撈油水的時候。客戶在計算個人利益的時候,對時機的把握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準確,可以說是無師自通。
第四,試探我的反應。
客戶喜歡專業的銷售,但是又怕在專業的銷售面前顯出不專業。因此,試探銷售人員道行的深淺,永遠是他心中的頭等大事。因為這決定了客戶今后將以何種姿態和方式來與銷售接觸。其實,對銷售來說也一樣,我們在銷售過程中,不也是無時無刻在試探客戶么?
當時的情境可沒這么多時間仔細考慮,但是你老張設了局,我就得接招,這時候我有三個選擇:
第一,裝作視而不見,絕口不提此事;第二,婉轉地、旁敲側擊地問及此事;第三,直截了當地問及此事。
我當時選擇了第三種。
我跟老張寒暄了一會兒,盤算好了應對策略。一低頭,假裝剛剛看到xx 公司的產品手冊。我也由此開始了對老張的攻心戰。
“呦,張總,這是這家公司今年最新的產品手冊啊,怎么著,他們也給你報價了?”我直截了當地問老張。
“你知道這公司?”老張面無表情,答非所問。
“呵呵,那當然了。”我順手把那家公司的產品手冊拿起來,根據手冊的新舊程度,迅速判斷著老張對該手冊的了解程度,接著說: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您可能不相信,對手最新的產品和產品手冊我都仔細研究過。”
“那你說說它們的產品怎么樣?”老張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就像女人突然問男人:“我漂亮還是你的前女友漂亮”一樣,非常棘手。
“他們的產品不錯!畢竟,人家也是有一定市場占有率的。”我絲毫沒有猶豫,脫口而出,說得很堅決。
我知道,此時決不能詆毀對手,讓客戶認可你的人品后才會更加相信你。老張聽了我的回答后,點了點頭。
我話鋒一轉,問老張:“這本產品手冊您看過沒有?”
“沒事,你說吧。”老張永遠答非所問,真是一只老狐貍!
“好吧,那我可就說了。”我喝了口水,繼續說:
“這本產品手冊的第35 頁、57 頁等幾個地方,多次提到了該產品的運行技術參數,但是這要有一個前提,即在常規的運行環境下,設備可以這樣工作。
但是,我知道你們這次采購的設備,是要在惡劣的環境下投入使用的,尤其要防腐蝕、防潮,從這本產品手冊來看,他們的產品顯然不能滿足你們的實際需求。”
“嗯”,老張的臉上終于有了些表情。
我知道,我的話奏效了,因為這個問題確實非常關鍵。
“其實,像貴公司這樣的客戶,我們幾年前就遇到過。我們在設備表面涂了一層特殊的保護層,保證設備在低溫和腐蝕性的惡劣環境中運行。針對粉塵大的問題,我們特別在設備研發中運用了兩項專利,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同時,也降低了維修成本。關于這方面的情況,我給您介紹幾家正在使用我們這種產品的客戶,你們可以多交流交流。”
“嗯,嗯”。老張連點幾下頭,我知道,我的話已經開始打動他了。
“站在您的角度上,我有個建議。”
“你說吧。”老張拿起支煙叼在嘴上,沒點燃,一直看著我。
“我知道您現在在做產品前期搜集比對的工作,為最終形成產品橫向比對報告積累素材。”我適時地看了老張一眼,他點燃香煙深吸一口,點頭表示肯定。
我繼續說:“我們公司平時很注意研究對手的產品,做到取長補短。不如我整理一下我們公司平時研究的這些成果,形成一份產品比對報告的初稿,這樣一來可以節省您的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二來也可以為您形成最終的比對報告提供一個參考。當然,為了避嫌,我就不寫自己的產品了。”
“哎,那怎么行?”老張趕緊擺手制止我說:“你幫我一忙,我說什么也不能再讓你吃虧埃再說,選擇用哪家的產品也不是我說了算,還要由選型工程師和領導班子來決定。”
不愧是老滑頭!得了便宜賣乖,到這個時候還不忘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一干二凈。其實,我知道老張肯定要讓我寫自己的產品,一來可以從我這里撈好處,二來如果我不寫自己的產品倒好像我倆之間真有什么貓膩了。
一個星期以后,一本裝訂精美的產品比對報告送到了老張手中。在老張的不斷“努力”下,一個月以后,我和客戶進行了一次非常有針對性的技術交流,并計劃 他們參觀了我的樣板客戶。隨后,我的產品樣機就被搬到了技術選型工程師的辦公室。很快,這個單子就被我納入囊中。
經驗總結:
1. 在銷售中,我們要時刻爭取主動,控制局勢,引導局勢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將危機變成轉機,直至贏得勝利。
在銷售中有競爭對手攪局搗亂,是我們不愿看到但又無能為力的事。在這個單子里,我發現對手突然介入,客戶也利用對手的存在給我做了個局,此時我的處境比較被動,這就是危機。但是危機也意味著,既有危險,又有機會。如何將危機變為轉機,這就看銷售的功力了。
這個時候銷售需要冷靜,絕不要去詆毀對手,而要想辦法給自己制造機會。其實,這時正是建立專家形象,取信于客戶的最好機會。關鍵在于,銷售必須爭取主動,因為只有掌握主動權,才能引導局勢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所以,當我判斷是老張給我設的局后,選擇直截了當地問及此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有效地爭取主動,控制局勢。其他兩種方法都過于軟弱,甚至會貽誤戰機。當然,也只有這個選擇,才能把對手的威脅在第一時間消除掉,重新給客戶“洗腦”。可見,大客戶銷售中神馬都是浮云,時刻把主動權控制在手中才是最重要的。
2. 銷售要時刻對局勢的微小變化保持高度的敏感和警惕性。
客戶的采購過程,其實就是追逐名和利的過程。在這期間,客戶的情緒、思想會發生多次變化。現在的市撤境是僧多粥少,競爭對手無孔不入,客戶“叛變革命”、“見異思遷”的情況非常普遍,所以在銷售過程中,要時刻保持高度的敏感和警惕性, “看護”好你的準客戶,防止對手搗亂。否則,很可能因為你的麻痹大意導致功虧一簣。
3. 像了解客戶一樣了解你的競爭對手,建立百問不倒的專家形象。
什么叫專業?了解自己的產品那不叫專業,因為那是應該的,了解對手的產品才叫專業!可惜,我們很多銷售,不要說了解對手,就是對自己的產品都是一知半解。
在這個案例中,當我熟練說出競爭對手高美公司的產品手冊第35 頁、57 頁的紕漏時,也正是體現專業、建立專家形象的開始。你之前做了多少功課,直接決定了你在客戶心中的專業高度和可信賴程度。如果你想做一個專家而不是“磚家”,你就要知己知彼,百問不倒。
這八個字說來簡單,但能做到、做好又談何容易?如果你想在銷售領域有所成就,請記住,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4. 銷售一定要有快速的應變能力,你要在平時有意識地養成自己快速判斷和反應的習慣。
我遇見過不少銷售,優柔寡斷、拖拉懶散,不逼到最后一刻不行動,這是極壞的習慣。在實戰中,客戶對你這個人的判斷和看法其實就是在幾十秒鐘內定型的,以后只是微調而已。銷售中的機會常常是轉瞬即逝,利用好了能四兩撥千斤,否則就是貽誤戰機。我管理銷售團隊時,要求我的下屬能在5 分鐘之內決策的事情,就不能拖成半小時。因為在我看來, 1 分鐘的思考質量和5 分鐘沒有區別,5 分鐘的思考質量和半小時甚至1 小時也沒有區別,所以要時刻培養自己在工作中的緊張感,不要讓頭腦懈怠,這種緊張感會讓你的臨場思維更加敏捷和準確。
5.專業的銷售絕不會在客戶面前詆毀對手,展現良好的職業素養是銷售的必勝之法。
當你在客戶那里看到對手產品資料,要想到很可能是客戶故意讓你看到的。當客戶讓你評價對手的時候,可以簡要評述,但不要去詆毀對手。最好的辦法是找出對手的劣勢,將客戶需求與對手的劣勢相結合,并由此引出己方產品上的優勢,拿出有說服力的證據,使客戶主動放棄對手產品。
希望大家今后看到類似現象,能夠馬上想起我今天給你拆解的這盤棋,不要再去臨陣分析,否則你很可能錯過了最好的打擊對手同時建立專家形象、取信于客戶的機會。這就是我談到的,在銷售中最重要的就是復盤和總結。因此,我們不僅要“學”,更要去“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