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囧”、“雷”、“槑”等生僻字的流行到如今“俯臥撐”、“打醬油”、“躲貓貓”的廣泛傳播,從早期單純的網絡廣告到現在摩托羅拉等企業在開心網、雅虎關系等互動游戲中的植入傳播,互聯網正以一種百米接力的速度侵入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其傳播速度之快、范圍之廣、影響之大,讓我們不得不感嘆網絡時代信息傳播的可怕力量。
與傳統媒體不同,互聯網以其極強的互動性和多樣性顛覆了傳統媒體的精英模式,將輿論話語權轉移至草根階層,在這個人人都有話語權的網絡時代,將評價權交到近3億的網民手中。正是基于這么龐大的受眾群體和快速廣泛的傳播性,眾多的企業和公關、營銷人士將目光投向網絡,各類炒作此起彼伏,而成功的只占少數。那么當公關遭遇網絡,究竟能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呢?
筆者認為,網絡時代的公關業機遇和挑戰并存。目前企業——媒體——受眾群體這種單一傳播模式的力量已經越來越小,而網絡良好的雙向互動性和信息的反饋循環正好契合了公關傳播的特性和要求,同時網絡的多樣性和分眾化也必將為公關行業帶來更多機遇和驚喜,而具體檢測、巨大的信息量、可信度等問題也對公關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老吉的成功案例至今還在為很多營銷人津津樂道,從天涯論壇上一篇“喝垮王老吉”帖子引發了對王老吉的聚焦,汶川大地震中一個億的捐款一下讓王老吉成為民族英雄,迅速紅遍全國,打開銷量,延續至后來自由女神像前游船事件,讓王老吉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最快的提升和鞏固。而同樣的一個億,卻讓王石和萬科陷入危機門,在消費者心中大打折扣。這就是網絡傳播和中國近3億網民的力量。所謂“得民心者的天下”,因此不管是網絡營銷還是公關活動,尊重消費者和民眾的意愿,把握受眾群體的心理顯得尤為重要。網絡為企業的公關傳播提供了一個多樣化的平臺,企業在開發網絡傳播項目之前,也應該對消費者有一個動態性、延續性的了解,并在項目展開后實時進行民意監測,跟蹤關注引導群體所發布的與企業、品牌及服務相關的信息并以坦誠的態度及時予以解決,以消費者能接受的方式做到“潤物細無聲”。
目前,網絡媒體比較分散,而且存在不同形式,比如新聞、搜索、社區等等。可以說網絡是一個信息的海洋,每日
都有大量質量不一的信息充斥在網民眼前,企業想要從眾多的信息中脫穎而出,受到受眾的普遍關注,必須了解網絡媒體的分布特征和傳播規律,并由此進行有效的媒體組合,否則,容易陷入信息海洋。同時,在缺少“把關人”的網絡世界,如何保持信息的可信度,如何使監測跟上,信息得到良好的反饋和循環也是企業需要思考的。首先我們要認清楚網絡和公關的性質,尊重消費者和企業自身。現在有一些企業和個人在網絡上對競爭對手進行詆毀、謾罵,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不僅達不到預想的效果,還有可能引起消費者的抵觸。公關應該是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選擇一種大家都喜愛并容易接受的方式通過合適的媒體和渠道將信息有效的傳播給受眾。只有尊重事實,尊重消費者的實際利益,傳播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并取得良好的反饋,信息才能得到良性循環。
當公關遭遇網絡 機遇與挑戰并存
- 本文分類:危機公關
- 本文標簽:公關機遇網絡
- 瀏覽次數:26 次瀏覽
- 發布日期:2013-10-03 17:40:37
- 本文鏈接:http://www.hxsq45.com/wk_wj/8799
- 上一篇 > 危機公關是在刀刃上跳舞
- 下一篇 > 公關:從“喇叭型”到“智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