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公財經綜合報道,女強人楊八妹第一次感覺如此無奈。中聯重科給出的優惠條件和承諾,讓女強人楊八妹的野心膨脹,她一直以來創業、做大、做強的激情被點燃。
中聯重科促成楊八妹買16臺泵車的條件相當誘人——免首付、四年融資租賃、前三年免息,并揚言要扶持楊八妹。
但很快,她發現被中聯重科玩了。就在公司成立之際,中聯重科方面說戰略合作協議簽不了。
一個泵車的質量問題卻催生了南昌市第一家工程機械租賃公司,但這家公司僅存在半年之后又陷入倒閉的困境。
工程機械行業的融資危機一直受人關注,外界也一直認為銀行、制造商和買家共同制造了這樣一個信貸泡沫,但這個泡沫被捅破之后呢?
這個發生在楊八妹和中聯重科之間的故事完整詮釋了工程機械行業的危機和覆滅,始于中聯重科的激進銷售,中止于質量問題、鎖機逼債乃至商業騙局,楊八妹最終成了這次合作的“買單人”,而她的困境也恰恰是中聯重科所要警醒的——作為香港股市被做空力度最大的一支股票,如何不依賴激進銷售策略而讓幾年來的快速增長“著陸”?
激進銷售和戰略合作騙局
楊八妹在南昌做了10年的混凝土生意,但她沒有一臺泵車。在這10年間,她的經營模式是在當地攬活,調用外地的泵車賺取差價。直到2011年8月,與別人共同購買了一臺中聯重科56m泵車,但自買來之后,這臺泵車就一直在停車場——有質量問題,無法使用。
于是,楊八妹又購買了第二臺泵車,“中聯重科答應我一些賠償,前提是我還需要繼續購買他們的車子并且對外宣稱中聯質量沒有問題。”楊八妹說。但第二臺泵車也出問題了。
楊八妹是個強悍的女人,她開始以第一臺泵車6個月折舊率和第二臺泵車彎頭事故引起的市場負面影響為由,和中聯重科華中公司總經理崔昌平商量戰略合作協議。崔昌平很樂于促成此事,當楊八妹提出再買兩臺泵車的時候,他把這個數字調高了——再買16臺,給出的優惠條件是免首付、四年融資租賃、前三年免息,并揚言要扶持楊八妹。
雖然再買16臺泵車已經遠遠超出了楊八妹的經濟實力,但條件足夠優厚,而且她頗為看重和中聯重科的戰略合作,便同意了這一要求。旭楊工程機械租賃公司也因此成立,考慮到中聯重科業務員歐陽漢良為此事付出的辛苦,楊八妹還給了他5%的干股。
旭楊工程機械租賃公司在今年3月15日正式開業,在開業典禮上楊八妹談起了自己的10年混凝土生涯,但在開業前一天她就知道,旭楊工程機械租賃公司的日子不會太好過。因為在那天晚上,崔昌平告訴她,戰略合作協議簽不了,中聯重科總部沒有同意,而楊八妹卻正是為此才購買了16臺泵車。
果然,到了5月18號,中聯重科開始“鎖機”了。當楊八妹為了要求開鎖和泵車的質量問題找中聯交涉時,雙方言語不和,大打出手。
中聯重科不想“著陸”
現在楊八妹的旭楊工程機械租賃公司面臨倒閉,作為崔昌平的一個“扶持對象”,她考慮更多的卻是自己的銷售數字。楊八妹說自己在泵送行業將無法生存,她在南昌的更多同行也認為這是中聯重科對租賃市場的破壞。
楊八妹的遭遇絕不是中聯重科買家中的唯一,中聯重科的產業規模和前幾年的增速使它不太可能“慢下來”,但這種事件的累積,無疑會使中聯重科的快速增長在痛苦中終結。
就像給楊八妹“免首付、免息”的優惠條件一樣,中聯重科這種銷售方式已持續一年之久。未來這種“鎖機逼債”的事也將時有發生,因為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買家背負的債務正在翻番——很多人把新機器當作抵押品去獲取更多貸款,混凝土攪拌企業然后又將自己的預拌混凝土賒銷給資金緊張的房地產開發商。
杰富瑞駐香港的分析師曾在今年4月到江蘇省考察混凝土市場。這些分析師估計,中聯重科今年一季度售出的混凝土機械中,有一半以上甚至根本未投入使用。買家們儲備這些機器,唯一的目的是希望它們能帶來現金,以使自己能夠支付工人工資、電費和購買原材料。
杰富瑞的JulianBu表示:“為了獲得更多貸款,他們往往會購買數量遠超自身需求的機器。據說,一位買家最初想買兩臺,結果卻買了八臺。”
像楊八妹一樣,這些買家很有可能陷入困境,遭遇他們一生的重要轉折。他們甚至認為是中聯重科的行為欺騙了他們。
這種困境最終會疊加在中聯重科身上,即便大公司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但危機的爆發同樣會給中聯重科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