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0,000名員工
總市值3560億美元
FY2001, 銷售額達253億美元, 利潤117億
全球最大的軟件公司
多次被評為最受尊敬的企業
2001年,全球最有價值的商業品牌
分支機構遍布 66 個國家和地區全線250多種產品, 涵蓋從前臺直至企業級后臺關鍵應用
二.微軟的宗旨
Enable people and businesses throughout the world to realize
their full potential
激發個人潛能,實現企業潛力
三.微軟公司的組織結構圖
四.公司運作基本法則
生產具有廣泛用戶和市場前景的軟件產品
數字化管理
使公司變小
效率優先,注重結果
創業家精神
招募業界最優秀的人才
1.生產具有廣泛用戶和市場前景的軟件產品
2.數字化管理
管理目標量化為具體指標
用數字來衡量組織和個人業績的好壞
微軟的年度預算和年中檢查
數據分析
銷售業績/同期比較/預測
市場數據/市場占有率/競爭對手
資源(資金/人員)分配現狀
調整措施
策略的調整
資源申請
組織結構的調整
3.使公司變小
管理層定期向員工發送關于公司戰略決策的郵件
電子郵件是內部的正式文件
使用Webcast來廣播重要事宜
各類年度全球大會
內部技術論壇和午餐會
專門經費用于部門活動和士氣鼓舞
全球標準化
4.效率優先,注重結果
資源的配置一切以效率為首位
效率是衡量組織和經理的重要指標
預先設定可評估的目標
抓住重點,確保資源有效利用
以結果作為衡量成功的標準
5.創業家精神
Bill Gates: “微軟離倒閉永遠只有18個月”
牢記競爭對手是誰
仔細研究競爭對手的所有特性
一旦掌控市場, 即視自己的舊版本為敵人
爭奪市場絕對控制權
每個員工都清楚主要目標是贏取100% 市場份額
雇用和提拔勇于征戰而不是偷安的人
每日 都在戰斗
作戰會議- 每日 至少一次
作戰指揮部- 關鍵決策者
敢死隊- 執行緊急任務
6.招募業界最優秀的人才
人是微軟真正的最大的財產
員工的素質是對生產力唯一最重要的來源。
聘用最聰明的前5%,這里的關鍵詞是聰明, 而不是知識和經驗。
面試過程是非常密集和嚴厲的。它不保證所有合格的人都被聘用,但是保證不合格的人很難被聘用。
所有員工都有共同個性特點:敏銳, 聰明, 有激情和富有進取心。
五.微軟的企業文化
制定長期戰略目標
對產品和技術的熱情
團隊精神
效果才是重要的
注重客戶反饋
鼓勵個人出色表現
六.微軟企業文化的核心
激情
技術至上
勤奮工作
附錄:微軟的企業文化:員工不戴領帶
俗話說:“女人不嫌鞋多,男人不嫌領帶多。”遺憾的是,至今我僅有一條領帶,藍色帶小花的“易拉得”。在微軟的六年來,它一直沒有機會派上用場。有次差點就用上了,但它最終卻陰差陽錯沒能出來露臉。第一次是在1995年2月,春節放假剛過,我被通知來微軟面試。那時微軟在我腦子里的概念不外乎是DOS 6.0和Windows 3.1,遠沒有現在這么大的名氣。但畢竟是一家外企,我還是把領帶找了出來,當時的微軟測試中心(R&D的前身)位于中關村一片老居民區內的科學院第一招待所(簡稱一招)。我從小在那片居民區長大,知道那個六七十年代建的小樓不會是個高級地方,所以只是把領帶放在衣兜里備用。
事實比我想象得還要糟很多。當我畢恭畢敬走進微軟的時候,我意識到不戴領帶是多么的明智,“一招”亂得就像早期的中關村電子配套市場。還沒等我的心情完全變壞,微軟式的面試就開始了。我被6個人問了一堆奇怪的問題以后,很快成為了微軟的一員。第一天上班,我很榮幸地發現沒有桌椅,只領到了一張開會用的木制長條桌和一個有點瘸腿的轉椅,此外就是一臺486/33的兼容機、一個文件夾(里面是spec);一本掉了皮的Word6.0英文手冊和一大摞軟盤。我的微軟測試生涯就從一張張插軟盤的動作開始了。第二次是1996年,Windows95中文版發布會在故宮內舉行,我有幸被邀參加,于是我又想起了我的領帶。我早早到了故宮,可不久就刮起了大風,初春的北京還挺冷。那天主席臺布置在花園的戲臺上,大風中坐在臺上的貴賓們被凍得瑟瑟發抖,其中就有當時微軟亞洲副總裁Charles Steven。我披上大衣,豎起領子,領帶是不再需要了。搬到開源寫字樓以后,辦公條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仍舊很少有人打領帶。后來知道這是微軟的傳統,在哪個國家都一樣。1996年1月,我第一次去西雅圖總部出差,又驗證了我的猜測。更使我驚訝的是:在那里大冬天很多人還穿短褲!如果說我們在“一招”穿短褲是不得已,而在西雅圖,恐怕他們是肉吃得太多了。
有一個流傳很久的笑話,說是一次IBM和微軟要舉行談判,為了緩和氣氛,IBM的人特意去商店買了牛仔褲和T-shirt,而微軟的人也特意穿上了西服,打上了蹩腳的領帶。我挺喜歡這個故事。其實微軟成功和偉大之處,就在于一群普通的員工,能夠以自己的方式不斷努力著去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