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義上說企業文化是一個很大的范疇,但是通過對很多企業文化進行剖析和研究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企業文化只所以“出名”,竟是因為企業具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即“人性化”的 企業管理 文化,所謂“人性化管理我們通常理解就是以關注員工需求為基礎,尊重員工的想法,從而使員工的行為與公司的制度達成很強的一致性。
企業也是大學,我們都知道大學的精髓就是文化,企業也不例外。一個企業的管理核心并不是什么技術、人才、信息等等,它就是企業文化。一個企業若有良好的企業文化,那么他就可以壯大且持久,反之將命不久矣,哪怕目前它是如何的輝煌。良好的企業文化是一種和諧的文化,一種包容的文化,一種互幫互助的文化,一種努力拼搏的文化,一種團結一心的文化。
要建設企業文化,首先要明確企業靠什么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怎樣吸引員工為企業服務,整個企業靠什么形成一個整體并高效的做事情。然后回答幾個核心問題:如何看待顧客;如何看待員工;如何思考和定義競爭;如何考慮對社會和環境的責任;如何考慮合作與競爭;如何認識成本和利潤等。
企業文化建設無法一蹴而就,其實并不神秘,就是通過帶有信息指令的復制因子的搜集、整理、選擇、加工,強化其復制能力,使之方便于復制和傳播,也讓人樂于接受。這首先是提升對于企業共同價值觀念、共同思維方式和共同行事習慣要求表達的藝術性。大家都知道,有凝聚力的企業文化好(一般人說企業文化時指的就是有凝聚力的企業文化),難的是如何建立這種企業文化。
中國企業做企業文化的還是比較少。稍微有點凝聚力的企業文化有些是“洗腦”的結果。現在,雖然熱衷于洗腦的企業還很多,洗腦一時也頗有成效——但我要提醒他們的是,千萬不要低估員工對洗腦的免疫能力,不要期望在21世紀靠洗腦洗出一個世界級的企業來。
當代社會,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從產品競爭、售后服務等轉向了企業聲譽與形象的競爭,企業與公眾之間的相互聯系與相互依賴性大大加強了。隨著大眾傳播媒介與現代溝通技術的迅速發展,促使企業通過市場和傳播媒介與整個社會聯成一體。因此,企業聲譽的好壞,已成為企業興旺或衰退的至關重要的因素。那么,我們該從哪些方面進行企業文化建設呢?譚小芳(官網:www.tanxiaofang.com)老師總結出以下幾點:
第一、紀律性:
什么是紀律?紀律首先是服從,下級服從上級、部門服從公司、公司服從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