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管理理論形成后,很快風靡歐美,傳遍全球。最早被世界知名企業乃至世界500強企業率先導入。有的知名企業在這一理論未出臺之前,就早已開始探索這一管理了,他們的大量實踐,也成為這一管理理論的雛型。因而,企業文化管理理論的形成也經歷了漫長的“萌芽——初探——興起——發展”的階段,逐步走向成熟、臻于完善。
如美國著名的IBM公司自1956年就開始導入CIS戰略,塑造了特色鮮明的藍色巨人文化,他們把“尊重、服務、追求卓越”作為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公司的創始人老托馬斯沃森說:“IBM公司的經營哲學大致可以歸納為三條簡單的信念:尊重、服務、追求卓越,我個人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我們尊重每一個人,這個道理和概念非常簡單,但我們公司的各級 經理人 員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這方面了,在這方面我們所貢獻的精力超過了任何其它方面。”
IBM企業理論認為:一個職工只有當他被看作是高尚的人受到尊敬和信賴時,企業的價值才展現光輝。IBM的藍色文化提倡個人冒尖、創新無限的野鴨精神。他們信奉丹麥哲學家哥爾科加德的一段名言:野鴨或許能被人馴服,但是一旦馴服,野鴨將失去野性,再也無法在海闊天空中自由的飛翔了。IBM需要的不是馴服、聽話、平庸的人,而是急需勇于創新拔尖的人才。他們把野鴨作為創新精神的化身。要求員工做野鴨式的員工。在企業經營中成本永遠有節省的空間,利潤永遠有提升的余地,戰略永遠有調整的必要,運營永遠有簡化的可能,而文化永遠有創新的必然。正如周偉焜所說,在IBM一百年里面,我們的企業文化是跟著企業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創新調整的。
他們激勵每一位員工,只要你能做得到,一切皆有可能;無論你是多么基層,你都有可能進入高層。今天的IBM又形成了三個新的價值觀:“成就客戶、創新為要、誠信負責”。并看穿未來,提出前瞻的生產理念:“隨需而變的業務,隨取即用的服務”。
他們把創新精神融入血脈,從30年代創造財務處理機,到60年代創造大型機,從80年代創造個人電腦到90年代創造了電子商務概念,再到今天隨需應變理念的出爐,都引領了時代的潮流。
當1996年IBM把IT服務的概念帶進中國時,許多專業記者都不清楚,而如今,IBM的電子商務像水和電一樣,需要時就能輕松享用、其隨取即用的服務、引領全世界。
IBM這藍色的創新潮流之所以能歷經百年、澎湃不息,是來自于他們的藍色文化。
IBM公司塑造藍色巨人文化講求的是人際之間的公平、溫暖、與人為善、以人為本;追求豐富、綜合的完美、經商為人的道德準則及卓越一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