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的作用(不是凝聚力所能承載的)
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是理順價值差異,清晰組織個性,提高組織運作效率,增強組織承諾和團隊士氣,提升整體形象和品牌信仰,通過對內的整合達到對外部競爭環境的適應,繼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實現企業經營業績的持續增長,鑄造長青基業。沒有持續業績,就無法承擔一個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比如減少失業率、保持社會穩定、創造更多的價值衍生機會等等)。如果業績失敗,企業領導者就會被股東、政府、員工、消費者和公眾懷疑,被質詢、審查、罷免甚至驅逐。
企業文化是個性的個性是企業文化的生命,企業文化是基于個性價值的,而個性價值是基于企業經營 績效 的。企業文化首先是個性文化,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過程都必然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必定有支撐企業發展的經營個性,它外化為企業個性的經營方式、行為準則和品牌特征。所以文化建設首先要尋找經營個性(DNA),然后通過層層驗證,使個性與企業的行為準則相對應,形成企業的群體個性。
企業文化建設的要點是實戰和科學先進的企業文化應該具有可測量性和可操作性。企業文化的重點是要讓員工清楚地知道為什么這是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文化如何解釋、我究竟如何做。企業文化不是講一堂好的課程、寫本厚厚的理論書籍或者創意和征集幾個理念詞語就能形成的。企業文化是一個調研梳理、三定(定性、定量、定位)、提煉和提升的科學系統過程。
任何企業都有自己的文化只是有強有弱、有優有劣、有隱有顯。企業文化建設是讓弱勢文化變強大,讓零散的文化變系統,讓優秀的文化變卓越。
企業文化是簡單實用的而不是龐大的理論體系,龐大的文化理論體系可以用于研究,但不能用于企業實踐。企業文化面對的是企業自己的全體員工,不是教授和評獎委員會。企業文化建設最重要的是“信你所行,行你所信”!
企業文化不是CIS(理念識別系統MI+行為識別系統BI+視覺識別系統VI)企業文化反映的是企業的本質特征,是基于管理績效的。CIS則是一種在企業文化統領下的傳播溝通活動和職能,是基于傳播的。CIS體現和承載企業文化,但本身不是企業文化。理念識別系統MI、行為識別系統BI和視覺識別系統VI在組織文化體系里屬于外顯價值觀和人為飾物的范疇,把CIS當作企業文化來運作是對企業的一種嚴重誤導。
企業文化不是文化企業不能用泛文化來看企業文化,更不能拿著文化來套企業,企業文化的產生是先有企業然后才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