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漢民族曾經無數次被北方少數民族征服或戰勝過,包括鮮卑族、匈奴、蒙古族、滿族。但每一次被征服的結果,都是征服者逐漸喪失了自己的特性、最終溶入漢民族文化體系中。原因很簡單,北方少數民族擁有的只是戰馬和刀劍,而作為一個國家永續發展所需要的思想哲學、政治制度、文字、歷法、文化藝術和法律卻十分缺乏。
漢民族有著成熟的文字體系、教育傳統、科舉制度、軍事理論(《孫子兵法》),有相當深湛的農業技術、紡織技術及醫療技術(《本草綱目》),有一整套成熟的政治制度,更重要的是有一整套完整的思想哲學體系――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等諸子百家哲學。這一切都是北方少數民族所不具備的,所謂“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一旦馬上得天下,真正治理天下時卻感到力不從心,于是只好向被征服者學習。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征服者逐漸喪失了自己的語言、文字及文化傳統,融入到整個儒家思想文化圈中。在這一點上,滿族的歷史體現得最為典型。
1、文化力“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