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的講座,是繼今年9月“資本市場與金融投資實務”之后,中歐EMBA“行知講堂”的第二期。作為中歐EMBA今年課程變革 的重要內容,“行知講堂”將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企業家請進來,與大家分享實踐心得,成為EMBA課程中教授的系統理論知識的有益補充,使同學們的知識來源更加多元化,并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升學員在萬端變化的市場中的實踐操作水平,成就更輝煌的事業。
中歐管理學教授兼《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總策劃、主編忻榕教授作為本期“行知講堂”的指導老師,全程參與了主題的策劃、嘉賓的邀請,并且主持了本期講堂。
作為中國最受尊敬的企業領袖,馬云先生在企業文化的創建與傳承上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在這次中歐EMBA“行知講堂”中為學員們帶來了全新的視角,使大家更加清晰地認識了企業文化的生命力。同時,他廣博的知識和睿智風趣的演講,不但使學員們受益匪淺,并且受到了高度的評價。
企業文化和領導力
講到文化和領導力,馬云首先從分析制度和文化的關系開始。一個企業最重要、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什么?西方的企業管理理念根植于其強大的法治文化,因而非常強調制度的重要性。許多企業向西方學習管理時,往往制定一條又一條的規章制度,恨不得把每個員工從頭管到腳。
對于這樣的觀點,馬云不敢茍同。馬云認為,制度有其天然的缺陷。首先沒有人愿意在制度的條條框框下干活,制度越多,員工干得越不開心,企業何來活力?其次,制度再多,總有制度無法到達的地方,況且,再嚴密的制度,總能找出規避的辦法。在制度之外,如何引導員工如企業所愿地做事,馬云認為只有“文化”。
“中國不缺制度,很多倒下去的國有企業,規章制度多到負責制定的部門自己也搞不清楚。但是沒有很好的企業文化,制度再多,得不到執行,最后還是空的。”
馬云認為,企業文化的精神內核是一種油然而生的使命感。一群人因為有了共同的目標或者說使命感而組織起來,從而產生了比離散的個人更為強大的力量。因此,使命感對于一個組織來說是必不可缺的。尤其是當一個公司成為行業的先驅和領軍者時,因為沒有可以模仿的對象,“企業如何往前走,這個業務做與不做,全賴使命感來驅動和抉擇。”
“每一個企業都要找到自己的使命,根據這個使命才有你的行動準則和方向,你才知道去哪里。”
馬云以我們自身的成長為例,正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父母老師耳提面命,千叮萬囑,才塑造出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的觀念、行為的準則。“文化是一定要訓練和考核的,不訓練不考核是沒有用的”。
馬云認為,企業如宗教,企業的價值觀如同宗教信條,信則進(加入企業),進則必須信,不信則換(換工作)。進入企業,你就必須以積極心態去適應企業文化,轉變自己的價值觀。
在討論領導力時,馬云強調,領導力首先不是權力,而是責任心,責任心多大舞臺有多大。
繼而馬云比較了員工和領導崗位的不同。他說,做為員工你首先是為自己干,別人也不應該用焦裕祿的標準去要求他。如果要模仿或者學習,也沒有必要學習離自己太遠的比爾蓋茨,你身邊的人就是你學習的榜樣,只是你愿不愿意降低姿態去學習。
但是成為一名管理者就不一樣了。“你是經理,別人的成功才是你的成功,向你報告的7個人他們的加工資,他們的買房子,他們的快樂,他們家庭的快樂都跟你有關系的。”所以馬云強調,在阿里巴巴,要提拔一個人做經理,首先要考核的是他愿不愿意為底下人負責。
除了價值觀,馬云認為,做一個好領導,還需要考核三個指標,眼光、胸懷和超越伯樂。他尤其強調胸懷的重要性。他說,10個能干的人9個是古怪的。因為能干的人這兒能干那兒有問題,那兒能干這兒有問題,基本都是這樣的。所以作為一個領導,需要能夠包容他們的胸懷,“心中能夠容納千軍萬馬。”
和忻榕教授的互動
忻榕教授和馬云的對話成為當天課程精彩的一章。
作為杰出的組織行為學教授,早在2003年,阿里巴巴還處在成長期,忻榕教授就曾經到訪阿里巴巴并且為其高管授課,此后,她一直關注阿里巴巴的成長和發展。
忻榕老師首先充分肯定了馬云的開誠布公,然后循序漸進地用一個又一個緊密關聯的問題向馬云發問。從如何考核價值觀,到HR在企業文化考核中的作用,到阿里巴巴HR、組織部、馬云本人在企業文化考核中的角色,到如何向引進的人才灌輸阿里巴巴既有的企業文化,再到如何保持創業的激情、創業者應當具有何種的心態,在忻榕老師的諄諄誘導下,馬云和阿里巴巴成功的文化基因一步步被挖掘起來。
阿里巴巴的六大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是一開始就有的,還是逐步梳理出來的,又怎樣成為一系列龐大的考核標準的,忻榕老師提出的這個問題成為本次講堂最受關注的壓軸戲。
馬云向中歐的同學校友詳細介紹了六大價值和企業文化的創建過程:阿里巴巴從95年開始創業,前期一直起起落落,但是整個創業團隊一直充滿了激情、干勁和團結,這些基因成為阿里巴巴企業文化的基礎。到2002-2003年,受了原出身GE的高管的啟發,阿里巴巴開始真正關注起來企業文化,然后開始提煉總結,并且根據企業的發展不斷地納入新的內容,從最初的孤獨九劍,到后來的六脈神劍,到納入眼光、胸懷和超越伯樂后發展成為今天的九陽真經。
在問答環節,還有許多中歐的校友同學熱情地向馬云發問,探討關于創業、融資、團隊建設、如何和PE相處等諸多方面的問題。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馬云以自己的親身經驗和體悟為這些校友同學撥云見霧,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