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社會化的發展,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主導企業成敗的因素已由過去的資本、勞動力和自然資源升級為信息、知識和文化。企業文化激勵員工發揮聰明才智,凝聚企業分散的力量,促進企業績效的增長,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企業文化的含義及特征 1.企業文化的含義。企業文化是一種微觀文化,跨越經濟和文化雙重學科,企業文化是處于一定經濟社會文化背景下的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步生成和發展起來的日趨穩定的獨特的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以及以此為核心而生成的行為規范、道德準則、生活信念、企業風俗、習慣、傳統等等;它還應包括在此基礎上生成的企業經營理念、經營指導思想、經營戰略、科技戰略和科技管理方法、政策以及企業自身的科學技術知識。簡單而言,企業文化就是企業信奉并付諸于實踐的價值理念及行為方式。 2.企業文化的結構。從企業文化的基本內涵出發,一般認為企業文化是由企業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構成的一個同心圓。企業物質文化是由企業員工創造的產品和各種物質設施等構成的器物文化,它是一種以物質為形態的表層企業文化,包括工作環境、生活環境、企業器物和企業標示等;企業行為文化是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人際關系中產生的活動文化,它是以人的行為為形態的中層企業文化,包括企業目標、企業制度、企業民主、企業文化活動和人際關系等;企業精神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形成的一種企業意識和文化觀念,它是一種以意識為形態的深層企業文化,包括企業哲學、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和企業道德等。在企業文化的有機結構中,精神文化是核心,行為文化是橋梁,物質文化是基礎。 3.企業文化的特征。(1)特色性。企業文化作為一種微觀文化,必然受到社會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影響,不同的文化氛圍,必然會產生具有不同風格的企業文化。(2)共識性。企業文化是一種共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不僅是員工對于企業發展方向、前途和目標的共識,也是對企業實現自身價值所采取的方式的共識,因此,應當盡可能地追求最廣大員工的“共識”。(3)人本性。現代企業文化提倡精神激勵,強調和諧的人際關系,只有重視人的因素,才能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使企業強盛。(4)變化性。企業在建立之初已經具有了自己的文化,但是隨著宏觀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及企業自身的成長,企業要學會學習和形成適應新形勢的企業文化,以符合企業的總體發展。 二、企業文化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 由于種種原因,經營業績不佳企業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管理存在著負面作用。最為重要的原因在于,這些企業文化會對企業采用必要的新型經營策略或經營戰術的行為產生抵觸,即便在那些匯集了許多通情達理、知識程度高的人才的公司中也是如此。那些鼓勵不良經營行為,阻礙企業進行合理經營策略轉變的企業文化容易緩慢地、不知不覺地產生,而且常常是當企業正處于獲得較好經營業績的時候。這種企業文化一旦存在,就極難改變,但它并不易為人所覺察。 美國《財富》雜志和何氏管理顧問公司合作,用嚴格的標準選出1998年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排在前5名的分別是通用電氣、可口可樂、微軟、迪斯尼、英特爾。在許多產業叫苦連天的1998年,他們不僅突破困境,甚至能持續執行既定的長期計劃。為什么這些公司能做到如此非凡的業績?當問企業領導者時,他們大都將這種成功歸功于良好的企業文化。 由此可見,企業文化關乎企業的興亡。一方面,它能激發人們自覺地創造性地從事經營活動,豐富企業物質財富。他們還可以以一種個性的組織文化去影響社會公眾,從而穩固和發展其顧客陣營;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優秀的組織文化便不會有卓越的企業,沒有文化基礎的企業大廈其結構難以楔合穩固,終會經不住震動而一夜崩塌。當代企業要保持平穩和持續發展,必須開發具有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建設和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三、打造新型的企業文化 透視全球成功企業的案例,我們面臨這樣的問題——企業應該打造怎樣的文化,才能在競爭中取勝呢? 首先,企業文化中必須包含誠信的要素。誠信不僅是社會道德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文化的精髓,它作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核心競爭力的基石,企業發展要把“質量第一、信譽至上”作為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奮斗目標。世界500強企業樹立的核心理念很少與商業利潤有關,而是把真實的財務狀況、內外一致的形象、誠信的服務、團隊協作精神以及以客戶為中心作為自己的誠信理念。 其次,保持創新意識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不僅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而且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和企業家必備的素質,是企業的生命之所在。當今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若不能在市場競爭中時刻保持風險意識和創新意識,企業就會逐漸被市場淘汰。福特公司前總裁享利·福特深有體會地說:“不創新,就滅亡。”每一個企業家都應當學會用全球的眼光和長遠的眼光審視自己,居安思危,用開放的心態主動接受外部新生事物和最新信息,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再次,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企業形象是企業文化的載體,它是企業內在的各種文化要素所形成的凝聚力、創造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集中體現。良好的企業形象不僅可以得到公眾的信任,而且能激勵員工士氣,形成良好的工作氣氛。良好的企業形象不僅有利于企業招募人才,保留人才,而且有利于企業打造精益求精、奮發向上、追求效率的企業精神。另外,良好的企業形象不僅能增強投資者的好感和信心,容易籌集資金,而且它還能擴大企業知名度。優質的產品形象是塑造良好企業形象的根本,產品形象是企業形象的綜合體現和縮影,企業要堅持“質量就是生命”的經營宗旨,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在此基礎上,系統地塑造品牌形象,通過理念識別、行為識別、視覺識別,深化顧客與品牌之間的聯系,建立持久的顧客與品牌的關系,最終構建強大的品牌文化,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文化動力。 最后,樹立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以人為本倡導人人平等、互惠互利,在社會多樣性中追求協調合作、共贏共進。它具有親和力、包容性,求同存異。諾基亞將以人為本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它通過廣告詞“科技以人為本”詮釋了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成立于1812年的美國花旗銀行現在已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聲譽最響的全能金融集團。它之所以成功,與其卓越的企業文化密不可分,由于花旗銀行不斷創造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親情化企業氛圍,讓員工在花旗有“成就感”、“家園感”,這不僅是一種人文關懷,而且是一種效果顯著的激勵機制,對于團結員工力量、增進員工對企業的感情起著重要作用。 總之,在企業文化塑造中,主要通過共同價值觀及理念的貫徹落實來增強內部的凝聚力,通過企業形象及產品、服務文化的塑造來形成對外部環境的影響力。企業要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時刻保持企業文化的開放與創新,通過不斷完善和更新事業理念來推動企業戰略和管理變革,千萬不要等到環境逼迫變革的時候才有所動作,因為那時企業已經喪失了主動權。 當人們認識到企業文化對企業生存發展所產生的巨大效益時,自然會意識到如何強化企業文化。這一點管理者乃至企業所有成員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并想方設法不遺余力地去努力創造具有多元化組合的企業特色文化,這里所說的多元化組合的企業特色文化,泛指企業的經營方向、服務項目、品牌效應、發展趨勢、管理模式、成本結構、誠信程度、質量狀況、職工精神風貌、經濟效益等等,企業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可完全照搬。而應當從實際出發,學習他人之長,創造自己企業的特色文化,這樣才能使企業在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