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車間這種直線參謀制的生產組織管理結構,不適應定制產品的生產特點。
隨著個性化需求不斷增加,個性化需求的定制產品市場不斷擴大,生產定制化產品已經成為許多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個性化需求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因此定制產品生產過程需要經常性地進行生產轉換,這就要求生產系統中各環節銜接性和協調性要好,各生產單位反應速度要快,能夠實現敏捷性生產以滿足客戶需求。
※定制產品生產企業對生產組織的要求
1、組織結構要偏平化、模塊化、信息化。
a)偏平的組織結構層次少,各生產單位或員工能夠對生產中的變化迅速做出反應并采取行動,也就是說任何一個工作單位或員工都負有責任并能夠支持任何一項任務,消除大批量生產模式下的刻板和僵化。
b)為適應生產快速反應能力的要求,企業的組織結構要實現模塊化,即各生產單位是由一個個能夠實現某些特定功能的多功能小組組合而成,以面向任務的小組方式來組織生產工作。這就需要向小組及小組成員充分授權,使小組具有獨立處理問題的決策權力,使其能夠敏捷地完成任務。
c)在密切合作的生產活動中,各生產小組或生產單位能夠迅速獲得產品的需求信息并能夠實現彼此信息交流和溝通,信息化和網絡化是充分溝通和理解生產要求不可缺少的條件。
2、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定制產品需求是完全個性化的需求,產品經常變化并很少重復生產,有時在同一天同一臺設備上、生產線上要生產多種不同的零件和產品,而每種產品零件每日
的生產量也不盡相同,為適應這種生產變化要對生產人員進行經常性的調配,要求被調配人員能夠適應不同工作崗位的工作,也就是要求工人具有多種工作技能以適應崗位的調整和變化,成為多面手工人,成為知識型工人。
3、建立過程管理的
企業文化
制度。大批量生產模式組織形式是按職能設置部門,形成的制度和企業文化是面向結果的,容易形成本位主義,缺乏從整體利益出發的協作精神,面向過程管理強調工作過程的每個環節,強調工作的協作和整個經營過程的統一管理,強調整體工作的統一協調,在每個生產環節的生產過程中密切協作,保證產品質量。
※沒有車間層的
生產管理
:
1、一個制造型企業能否良性運營,關鍵是使“計劃”與“生產”密切配合,生產管理人員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生產現場的變化,作出準確的判斷和快速的應對措施,保證生產計劃得到合理而快速修正。
2、中小企業生產管理幅度一般不大,一種方法就是將生產部的協調職能與車間生產作業管理的職能合二為一,取消車間管理層,成立統一的生產指揮調度和控制協調綜合部門,這個部門承擔著生產計劃,生產作業指揮、生產控制、部門協調等職能,它直接控制指揮按照生產工藝布置或加工中心成立的各個生產工藝組,各工藝組可以按照生產工藝要求進行任意生產工藝組合。
3、這樣使生產指揮、協調、控制更加靈活有效,它可以解決下面一些問題:
a)能夠根據生產要求以任務為目標對設備、人員和技術等生產能力進行整體調度組合,消除了生產作業過程中職能化的分段管理,解決車間利益條塊分割問題,生產管理的統籌性大大提高。
b)生產部門既是生產計劃部門也是執行部門,各種生產計劃的可操作性提高了,減少了生產計劃與實際生產脫節的現象。
c)生產控制系統更加靈敏,生產責任更加直接,生產問題的協調解決速度大大加快。
d)加大了向各生產基層人員放權的力度,更便于生產活動中的自我調節控制。
f)但它對基層人員的技術技能和協調能力要求比較高,對于生產工藝簡單、生產程序化的定制產品的企業,根據企業情況對生產組織進行變革
,在產品按期交貨率方面、產品質量方面及企業的生產協調性方面都能夠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