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式創新是一種創新的結果
所謂的“顛覆”,是對創新結果的一種描述。即在傳統創新、破壞式創新和微創新的基礎之上,由量變導致質變,從逐漸改變到最終實現顛覆,通過創新,實現從原有的模式,完全蛻變為一種全新的模式和全新的價值鏈。
因此顛覆式創新也可以被視作創新方式的一種終極追求。
顛覆式創新是一種新的創新思維
具體到的創新過程,也可以表示為一種超越傳統創新思維的新創新路徑。
一般提到創新,一定會提到脫胎于廣告創意思考法的“水平思考法”,并且很自然認為創新等同于“發散思維”“右腦開發”,似乎只有如此才可能創新;并且人們還很自然地在潛意識里,將邏輯思考和創新思維對立起來,似乎邏輯思考等于僵化教條,會束縛人的思維,阻礙創新的發生,而創新思維則是想法,天馬行空可以激發人的思維空間,創造無限的可能。
不過歷史上真正偉大的創新,其實都大都并非源于跳躍式或者漫無邊際的水平思考,而是也就是另外一種和“水平思考法”相對的“垂直思考法”:來自對事物本源或本質持續地、漸進地、不懈地挖掘和探索,來自于對傳統邏輯、慣性思維的不斷質疑和思辨,來自于對常人熟視無睹細節和現象的好奇、洞察、反思和改進。
相比水平思考而言,真正的垂直思考能夠引爆的創新能量之大,超乎想象,劃時代的顛覆式創新往往隨之蓬勃而出。
顛覆是目的,創新是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包含兩大要素:目的和方法。
通常理解的創新,大都是在目標既定的前提下,在方法上的“千方百計”,可以統一將這類創新歸結為“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帶來的是人類科技的加速發展,物質文明的日益繁榮。然而,正如愛因斯坦所言:Perfections of means and confusion of goals seem to characterize our age。當我們對目的的探索缺失,方法就失去了根基而導致迷失。一種常見的后果就是原本是方法的手段,被當成了目標,從而導致“本末倒置”。
具體涉及的例子是,為了掌握知識并讓自己足夠強大,人一生都在學習,伴隨的學習方法、學習工具創新層出不窮,但是,關于學習的目的,卻鮮有人來澄清。以考試為例,對學習而言,“考試”毫無疑問是一種檢驗學習效果的手段。但現在全世界追求進入名校的考生之中,這種手段已經升級為目的。在國內,在高考的時候,分數凌駕一切之上,在追逐更高的分數過程之中幾乎所有的學習者都迷失了學習的初衷,制造和被制造為高分低能的分數囚徒。此時,學習的終極目的已經不在重要,在終極目標迷失的情況下,方法上的任何創新已經失去本質意義。
當本質的目的被澄清之后,創新的能量將摧枯拉朽,爆發威力。如果我們真正明白學習的目的,檢視學習效果的維度才可能超越分數的桎梏,實現真正的“效果”,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創新。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北歐諸國基于“學習而非教育”的創新,實現了對全民素質提升的顛覆式效果。
從這個角度來看,創新的結果應該讓這個世界越來越美好,最后的目標不再是“更先進”“更發達”,而是創新之后的結果,超越世俗眼光,返璞歸真,化繁為簡,回歸本源,以更加本質高效的路徑去發現事物和生命的價值和真諦。
對于顛覆式創新的細節內容,可以參考:克里斯坦森的顛覆性創新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