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80kg"></li>
    <strike id="y80kg"></strike>
    <ul id="y80kg"></ul>
  •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strike id="y80kg"><s id="y80kg"></s></strike>
    百戰歸來,清大EMBA再啟程

    中國制造應抓住工業4.0機遇

    生產管理 21
    當前中國的情形可用一句很經典的說法來描述:這是最好的時代,可能也是最壞的時代。就像狄更斯在小說中所描繪的那樣,英國工業革命之后整個社會因生產力的巨大變化帶來整個社會體制的變化。中國這幾年就正在經歷這樣的變化,很多之前認為好的放到現在未必如此,這是一個相對混沌的時期。

    在過去,中國制造業的驅動力主要來自于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包括規模經濟性、資源承諾、市場經濟、低成本、投資和全球化等多個方面。中國制造全球第一,像襪子、領帶等都占全球第一的份額,而這么多的商品,有多少是我們自己創新設計的?再看浙商,浙商的成敗與浙商的市場意識密切相關。浙商對市場特別敏感,對市場反應迅速,這使浙商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迅速崛起占領先機。但也正因為過度地關注市場端,使得創新驅動的動力(尤其在設計領域)出現了問題,這已引起越來越明顯的負面作用。前期發展帶來的成功,需要我們引起反思:如何創新?我們不能簡單地停留在“術”的層次上,我們把“術”玩得很好,但我們的“道”在哪里? 在目前轉型升級面臨瓶頸的形勢下,整個經濟體系持續的競爭力來自于哪里?一方面依靠公司治理,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技術創新驅動。

    現在炒得很熱的一個詞:制造4.0,什么是4.0?制造1.0是機械,制造2.0是機器或者自動化,制造3.0是編程,即通過編程或者加工中心運作。而制造4.0則能實現機器與人、機器與機器的對話。

    工業4.0概念源于2011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德國業界提出該想法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工業4.0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它描述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強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轉變,目標是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CPS)相結合的手段,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工業4.0告訴我們創新和跨越要成為下一個發展中的主題,如何通過創新來跨越,在短期市場績效中的成功轉型獲得成功,這是制造業面臨的問題。

    其實智能化制造也早已經在中國興起。中國大制造、高鐵技術、全球技術、集成創新系統、制造變服務等領域已經走在世界制造業的前列。對中國制造企業來說,應該占據制造業的兩個制高點——分布式協同設計制造網絡、網絡中的微制造。這是一種新的生態系統,制造業從兩端看,有一端是大制造,比如高鐵、飛機等等,這需要很多小企業去配合。另外一端是微制造,制造一個很小的東西,可能利潤很薄,但一點也不差。從這里可以看到,我們如何制定我們的制造戰略,如何有智慧地做制造,這需要思考。這背后主要是云、物聯網、大數據,這是一個新時代。在一些非常個性化的“智慧制造”的公司,機器和機器之間可以通過平臺進行智能互動。生產數據都可以實現自我管理,這樣的技術和全新的系統都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跨越機會。

    在新時期,我們要看到挑戰很清楚,產品生命周期不斷地縮短,價格和利潤不斷地下降,過剩越來越明顯,產品的復雜性在增加,服務化等是非常重要的趨勢。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有很多很困難的問題,但也有很多新的機會。那么在這新一輪的轉型升級中,新的驅動力是什么?第一是人口紅利。人口紅利是新人口紅利。過去的人口紅利是沒有受過教育的勞動者,數量非常龐大而且便宜,但今天我們有很多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和歐美比,成本仍然比他們低很多,但我們的創造能力并不亞于歐美,于是形成了新的人口紅利。第二是研發投資。研發投資方面這幾年增長非常迅速,現在是全球第二,很快會變成全球第一,所以中國人的創造力會進一步地發揮。第三是海外并購,2014年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年對外直接投資超過引進外資的規模。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進入到一個新常態和新階段。第四是國內市場。國內市場的內需不斷增加。2014年發改委批準造地鐵城市有22個,可以同時興建,這樣的發展都預示著未來會有很深刻的變化。此外,在這樣一個基于互聯智慧的時代,各種新興事物不斷興起,在以低成本的各種形式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我們真正持續的創造力來自于服務的創新。以我們長期跟蹤的企業——杭氧為例,我們建議它不要只做產品,要把產品變成服務。他們從賣設備轉向賣氣體,并提供非常高質量的服務,從而他們獲得的績效也更好更加持久。制造業在下一輪發展過程中,這種個性化或者產品服務化需求會不斷地高漲,互聯網更是帶給了我們全新的關系。

    綜上所述,在中國制造業面臨創新與跨越的挑戰下,需要思考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我們從二次創新到原始創新,基于IT的創新進入到互聯網,形成了一個新的生態系統,在新的生態系統中找到自己成長的空間,有阿里這樣的大公司,也有小的做個性化服務的企業,比如穿衣助手、快的打車等這些小服務,這些平臺會有非常迅速地發展。C2B、O2O將成為下一輪發展中值得考慮的關系。而這些小平臺將會在未來非常迅速地發展。很多成功起來的公司就是將原有的產業價值鏈拆分整合打通,做得非常有創意,而且有非常好的延展性。

    第二,基于IT的商業模式創新創造了一個新的生態系統,這對于制造領袖和微企業有重要意義。隨著阿里巴巴上市,中國的互聯網流通、消費、零售行業的高潮已經來到,但還能持續多久?淘寶連接的是網店賣家和消費者,扮演的是網絡銷售渠道商的角色。由于“工業4.0”直接將人、設備與產品實時聯通,工廠接受消費者的訂單直接備料生產,省卻了銷售和流通環節,整體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物料成本、管理成本)比過去下降近40%,消費者通過“工業4.0”訂購的商品比淘寶等網購還要便宜,淘寶這類電商平臺也將面臨從單純的交易聯結平臺向用戶需求整合平臺轉型。

    第三,基于網絡的制造業轉型升級值得重點關注。產融結合中信息技術的關鍵角色包括了云計算、大數據、價值網絡、智能制造、制造業服務化、定制化、3D打印、產融結合的平臺等多個方面。互聯網技術+平臺型企業或將成為未來制造企業發展的范式。

    第四,在新背景下,跨界是典型的趨勢。信息化、工業化深度地融合,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融合不只是放在那里看,會有互動和對話,還有碰撞,可以找互補者。因為關系、環境、技術等變化,帶來了企業價值創造方式的變化,企業和企業關系的變化,以及企業和客戶關系的變化。這些變化使得企業從過去單純強調核心競爭力以單個產品和服務來取勝越來越多地變成通過協同配合來取勝,這是全新的思路。在這個過程中,互補、互利、共生成為新的關鍵詞。彼此產生互動對話,還有碰撞,這帶來各種關系的變革(個性化定制、解決方案、快捷可靠的超級服務、客戶參與創新等),而在這種新的變化的關系中怎樣去找到你的互補者?從而使互聯網的作用從B2C,真正轉向C2B。

    本報記者魯怡、特約撰稿孟瑞雪、王暉暉根據作者于2014年12月9日在浙江大學啟真報告廳舉行“中國智造高端論壇暨中國經營者俱樂部浙江分會成立儀式”上的主題演講整理而成

    客服微信

    返回
    頂部
    精品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400条| 久久狠狠一本精品综合网| 久久国产日韩精华液的功效| 国产精品免费综合一区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摄像头|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v视界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 99热这里只有精品9|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人人妻久久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蜜臀色欲| 国产精品99爱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精品gz久久久|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香蕉| 国产在线91精品入口| 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精品66|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久小说|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中国精品videossex中国高清 | 日韩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大尺度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