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西格瑪就是一種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統(tǒng)計學中的一種大家都明白的一個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每日
做飯、做菜,做菜一定要放鹽,放多少?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口味來放鹽多少。什么是多?什么是少?要有個標準。如果,我們用一個大勺放鹽,就會有時多有時少(有時咸有時淡),大勺放鹽靠感覺(少許是一個沒有量化的概念)。
如果,我們用一個小勺來放鹽(假設:小勺是0.2克的小勺),我們就會說放六勺。就達到我們正常的口感了。這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每次都放六勺鹽,我們就慢慢地不去數六勺了,這樣就會出現有多有少的現象。從統(tǒng)計學的方法看:平均在六勺左右。
如果,我們把放鹽的小勺換成一個0.1克的小勺,我們要放12勺才能達到我們的正常口感。慢慢地我們不去數12勺了。再從統(tǒng)計學的方法看:平均在12勺左右。左一勺就是11勺,右一勺就是13勺,當小勺再變小的時候(0.05克的小勺),要放24勺才能達到我們的正常口味。慢慢地我們又不去數24勺了。再從統(tǒng)計學的方法看:平均在24勺左右。左一勺就是23勺,右一勺就是25勺。這時,我們發(fā)現多一勺少一勺對我們的正常口味沒有任何影響(精確的程度高了)。當我們多三勺少三勺,也基本上沒有問題。這個多三勺、少三勺就是用了近百年的三個西格瑪。
為什么六個西格瑪可以達到大多數人的口味呢?
我們把小勺變成0.025克。這時,多六勺、少六勺就是現在所講的六個西格瑪,都能在我們的掌控范圍之內。所以說:六個西格瑪可以達到大多數人的正常口味。
從這個意義上講,只要我們更深入地研究和使用一個方法,就會尋找到衡量事物的標準,一個好的方法,簡單才可以精確,簡單才可以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