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里有兩類人:一類是短缺型的人才,對這些人要給,并且給足;一類是過剩型的人才,對這些人為什么要給?按市場規則,不但不給,還要壓低他們的工資,直到供需平衡。所以股權激勵是看人來的。
給三類人。
第一類:苗子,即你未來需要的人。
苗子很重要,但給苗子的風險非常大:第一,他不是苗子,你看錯了,那就白給了;第二,他是苗子,你盡心盡力培養,到讓他作貢獻時,他離開了,怎么辦?就是這樣還是應該給。在這方面,老板不能患得患失,不能太貪心。給了100個人,留住十個八個就足夠了。
給苗子不可多給,讓他知道你重視他很重要。老板可以把苗子和骨干之間的差距當成一種激勵,讓苗子有目標。這也是給的重要藝術。比如,你說公司這回主要的是給工齡多少年以上、職務什么什么以上的,在工齡以下和職務以下的人,我只給了15個人。給你們,是讓你們認識到公司重視你們。你看人家,人家手里有100萬股,人家是百萬富翁了,你手里就8萬股,為什么?能力不夠,或者業績不夠、職務不夠,這些你夠了,你就能跟他們一樣。這個給,變成一種股權激勵。
第二類:功臣,即你過去需要的人。
給功臣是對歷史的認可,還賬是道德。比如喬致庸對顧掌柜的政策就是如此。顧先生年老昏庸,又犯了大錯誤,他對公司還有什么用呢?辭了他。公司可以減年俸,可以省掉很多東西。但是,喬致庸還是給他。為什么?其實,馬荀人模狗樣地在那定規矩,30年就養老,他也是給自己定,因為他也有老的時候。他想,我在復字號都干了18年了,定30年,再有12年,我也能享受養老金待遇了。所以對功臣一定要給到。給功臣就是要穩定現在的能臣,功臣不穩,能臣難安。對待功臣的錯誤也要包容,當然損失不能由公司承擔,而是由老板個人承擔。否則,老板就在忘恩負義。
所有的公司都是這樣。有一個家族企業的領導人說,我過去雇我的舅舅、姨姨,跟我一起干,現在我要正規化管理,把他們全裁了,讓他們回家去,我雇一幫人來正規化管理。我說你個忘恩負義的小王八蛋,你對你親舅舅、親姨姨都這德行,別人憑什么給你干?我可以給你干,進去第一天,我就給你記黑賬,你炒我那天,我告到稅務局就把你送到監獄去。
但是有個能力、程度問題,功臣跟你要的,你沒有,怎么辦?你給功臣之前,得想明白你能給多少,工作還得做細,所以它是藝術。
第三類:骨干,即你現在需要的人。
對待骨干,要給到他們高興和滿意,給現在也給未來。也就是說,現在我給你這么多,將來還要給那么多,革命理想得讓他有。要讓你的員工知道,老板一定不會說話不算數。郭凡生如果同意了這件事,除非他江郎才盡了,否則,只要有一分希望,他也會把公司做大,讓你掙著錢,這一點很重要。給骨干是最容易的,你心理不會不平衡,因為骨干今天就幫你掙錢。
郭凡生:股權激勵該給什么人

郭凡生 慧聰網董事局主席
邀請老師:13439064501 陳助理
主講課程:股權激勵
- 本文分類:人才策略
- 本文標簽:股權郭凡生激勵
- 瀏覽次數:19 次瀏覽
- 發布日期:2016-08-28 13:44:05
- 本文鏈接:http://www.hxsq45.com/wk_rc/32806
- 上一篇 > 高管激勵和員工激勵的4大不同,你了解嗎?
- 下一篇 > 光敬業可不夠,怎么才算“有效”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