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救世主
那么,空降兵與用人企業在企業文化上存在哪些心態誤區?
1.“救世主”心態
空降兵 加盟 企業后,雙方相互充滿期待。不過在合作之初,彼此容易因盲目憧憬產生非理性的激情與遐想,導致空降兵信心滿滿、急于求成,而企業則對其預期過高,急于看到對方出成果。
空降兵最常見的心態是自以為是“救世主”。其心理邏輯是:我是因為有大公司從業經驗被請過來的,所以不顯示自己以前公司的企業文化理念不足以體現自己的價值;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就要突出表現自己的獨特性,甚至無視公司原有企業文化的價值;因為自己的優越感、傲慢、急于自我表現和忽視企業的文化價值,引發與現公司人員和企業文化的沖突,最終,空降兵常常以遭眾人排擠、無法立信而黯然離職。
營銷 專家金煥民曾經有過三次空降兵經歷,他認為:“空降兵應該善于遺忘,哪怕你曾經十分輝煌,也必須劃句號,對新工作從零做起。”比如,另一個“打工皇帝”唐駿空降盛大后曾說:“很多空降人把自己扮演成一個救世主的角色,所有企業決策都要按照他的思路來做,這是很難的,也是錯誤的。”空降兵要理性地看待自己,到了一個新公司,首先要保持低調謙卑,待了解了新企業的歷史、環境和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優劣之后,再客觀地進行評價,并找到啟動的良性始點。
2.急于求成、好大喜功
研究表明:空降兵從上任到熟悉并能夠正常開展工作,大致需要18個月時間??战当拖衿鞴僖浦玻仨毥洑v彼此適應和磨合的過程,否則容易產生對抗,結果自然是欲速而不達。而有一些空降兵由于自己內心焦慮,剛進公司就采取“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冒進策略,要搞“革命”、樹立新氣象,必然弄得人心惶惶。在沒有信任基礎和民心擁護的情況下急于求成,往往適得其反。
當然,也不乏出色案例,如:特瑞·塞梅爾(TerrySemel)在2001年空降雅虎公司后,馬上召集雅虎“舊部”聽取意見,遇到有聽不懂的地方,就反復請教,直到理解透徹為止。就這樣,塞梅爾用半年時間學會了需要三年才能懂的知識,為后面公司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的運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企業也要調整心態,盡量給空降兵合理的時間,比如半年摸情況、建信任、融感情;一年作評價、理思路;兩年做調整、初見效果。讓“空降兵”慢工(有節奏地工作而不是一味地晃悠)出細活,在從容的時間(細致的計劃和日程)內取得扎實的成績。這樣空降兵就可以選擇在合適的時機做合適的事情,達到“不疾而速”的效果。
心與心的碰撞和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