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職場,無論從事哪種職業,身居何種職位,“智商決定是否錄用,情商決定是否升遷”,已成為決定職業發展的重要信條。目前許多企業在招聘新員工時,也越來越重視考察應聘人員的情商素質,通過心理測試或情商測驗等手段來測試應聘者情商的高低。
一個人的知識、經驗和技能等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是,進入一個單位之后,影響和決定一個人職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卻是情商素質的高低,一個人事業成功與否,通常認為20%取決于智商因素,80%取決于情商因素。
在職場中,情商的作用往往高于智商.我們常說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做事的三分其實就是智商,做人的七分就是情商了.一知名咨詢公司曾做過調查,結果顯示,一個人的智商和一個人的情商對他的工作上的貢獻度,情商至少是智商的兩倍以上.而且越往高階層走,越到公司上層領導的位置,情商的貢獻常常更重要
情商主要反映一個人感受、理解、運用、表達、控制和調節自己情感的能力,以及處理自己與他人之間的情感關系的能力。情商所反映個體把握與處理情感問題的能力。情感常常走在理智的前面。它是非理性的,其物質基礎主要與腦干系統相聯系。大腦額葉對情感有控制作用。
職業素質是從事某種職業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包含職業興趣、職業個性、職業技能和職業情緒幾大要素,其中職業情緒就是職業情商。職業情商是從事某種職業應具備的情緒表現,職業情商的高低直接決定和影響著其他職業素質的發展,進而影響整個職業生涯發展,因此,職業情商是最重要的職業素質,提高職業情商是個人職業發展的關鍵。
每一種情緒各有獨特的生物特征,也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隨著探討人體與人腦的新方法不斷出現,現在專家能夠以更精細的生理角度觀察到情緒如何促使我們做出不同的反應,你也可以試著套用這種理論,來觀察自己的情緒,只有明確地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才能進行有效的EQ管理。
每一個情緒背后都有其所屬的正面價值,我們平常所謂的負面情緒,也是深具正面價值的。比如,對某個人有了憤怒的感覺,那就是在提醒自己,對方的行為已經侵犯到了自己。送出事的朋友一個“悲傷”,會讓自己明白這個人對你很重要,他也會更加珍惜你們的關系。清楚每一種情緒和感覺都是一份推動力,會引領你到達一個新高度。
人際交往中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注意,尤其是在交談的時候,人常說多說多錯,確實有其道理性.有一些事情,即使法律沒有禁止你,請你也不要到處去說,尤其是在職場上.最棒的成功就是快快樂樂去成功,性格沒有好壞之分,放在合適的地方就表現為優點,而用在不合適的地方就表現為缺點。
身在職場,一定要把情緒和事情本身區分出來,不要帶著情緒處理事情;當你發現彼此雙方都有情緒的時候,不妨先找出雙方共同的關注點,當兩人的觀點達成統一,情緒會自然平和許多。人緣好的員工總是會得到同事們更多的幫助,如果以受歡迎程度為評判標準,組織可能就會推崇一種類似學校文化的俱樂部氣氛,而非任人唯賢。
1、EQ低,成功難
統計表明,事業的成功僅有20%歸功于智商,而80%來自情商。
近來時有媒體跟蹤報道“海歸”在國內發展的故事,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因不善處理人際關系而紛紛落馬。他們當中不乏頂尖的人才,但是他們在出國前缺少“情商”訓練,到了海外也沒多少職場打拼的機會,更缺少管理經驗。他們認為只要有一身技術,悶頭苦干,有工作 績效 ,一切就會水到渠成。結果很多人還沒來得及施展才華,就已“壯志未酬身先死”,在情商未得到提高,人氣沒有得到提升之前,“鴻鵠之志”也只能實施無期了。
2、人際派:干得好,不如混得好
以前還在企業時我的一位主管曾告訴我:“能混則混,平步青云,苦干實干,撤職查辦!”單兵作戰能力強,只適合于拳擊比賽,工作能力再強,人際交往處理不好,只會形單影只,陷入徹底的窘境。中國有句古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就是人際關系的處理呀。
3、能力派:沒能力,遲早混不下去
“關系能使你坐上位置,能力能使你坐穩位置”,我認為:個人能力還是大于人際關系,首先,只有你的個人能力強了,你才有個人魅力,再加上你很會做人,你的人際關系就會更好,當然也不排除那些能力強但不會做人的那種。其次,人際關系也要靠個人的能力來維持,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的個人能力不強,我想你的人脈也不會強到哪里去的。——網友Helei
4、中立派:紅花綠葉兩相映襯
個人能力也包括人際關系處理能力,怎么劃分哪個重要?通常我們在招聘中看到有要求良好的溝通技能,其實就是個人能力一種。能力是培養出來的,關系是靠自己與人和諧相處得來的。沒有能力,與誰能處上關系,沒有關系又怎樣發揮能力?
縱觀業界真正的成功者,幾乎沒有一個是能靠情感行事而成功。而控制自己的情感,以理性的思維去壓制感性的情緒,顧全大局、眼光長遠、不以個人情緒喜好左右決策,這就是
經理人
最終達到成功目標而必須修煉的情商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