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獅子帶領一群綿羊”和“一只綿羊帶領一群獅子”的結果絕對不一樣。《亮劍》中“野狼”一樣的團長李云龍,帶領原本不太突出的弟兄,很快下面的人個個都成了精兵強將。一個平庸的領導,只會將下面的人全部變為平庸者。所以 銷售 團隊領導人的管理藝術、技巧、專業技能、性格、人格魅力是一個團隊是否有戰斗力的關鍵。
每當秋季來臨,天空中成群結隊南飛的大雁就是值得我們借鑒的企業經營的楷模、一支完美的團隊。雁群是由許多有著共同目標的大雁組成,在組織中,它們有明確的分工合作,當隊伍中途飛累了停下休息時,它們中有負責覓食﹑照顧年幼或老齡的青壯派大雁,有負責雁群安全放哨的大雁,有負責安靜休息﹑調整體力的領頭雁。
在雁群進食的時候,巡視放哨的大雁一旦發現有敵人靠近,便會長鳴一聲給出警示信號,群雁便整齊地沖向藍天、列隊遠去。而那只放哨的大雁,在別人都進食的時候自己不吃不喝,是一種為團隊犧牲的精神。據科學研究表明組隊飛要比單獨飛提高22%的速度,在飛行中的雁兩翼可形成一個相對的真空狀態,飛翔的頭雁是沒有誰給它真空的,漫長的遷徙過程中總有人帶頭搏擊,這同樣是一種犧牲精神。
一個人的成功不叫真正的成功,一個團隊的成功才叫真正的成功!成功的團隊必須具備有高度合作精神和集體戰斗力的,否則就不叫團隊了,而是團伙。那么應該如何去打造一支高 績效 的團隊呢?管理團隊的“34323”法則如:
1)三個尊重:尊重工作、尊重伙伴、尊重自己;2)四顆心:愛心、耐心、細心、真心;3)三個慎:慎言、慎行、慎獨;4)二個容:從容、寬容;5)三個大:大境界、大目標、大格局。審視你的團隊:1、團隊領導者是否了解團隊成員的目標、壓力;2、成員之間是否有明確的責、權、利;3、成員是否能夠給你提供實際幫助;4、成員之間的配合,是否有明確的工作流程;5、成員是否認同團隊的流程和制度;6、重大決策是否會征求成員的意見;7、成員是否信任團隊領導者。
作為團隊的領導者,首先就應當是一個優秀者,領導者不是不能做執行的事,只是因為他的主要精力是要考慮團隊的發展方向和要達到的目標,但是對于領導者的素質這一點至關重要,作為領導者,要能文能武,這樣才能服眾,光說不練,團隊成員就會不服你,更別說超越競爭對手了。
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價值,這個價值觀不僅是確保團隊團結協作的內動力,另是取得了團隊成員的共識,是團隊在執行工作的準則和標準。這個價值觀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它也可能是在團隊經歷過共同的挫折后成員認識到的,因此,價值是隨著團隊的壯大而更新,如同每個企業的 企業文化 訴求一樣。
團隊是一些才能互補并為負有共同責任的統一目標和標準而奉獻的少數人的集合。團隊的核心在于奉獻,沒有這一點,團隊只是松散的個人集合,這種奉獻需有一個團隊成員為之信服的共同目標。在團隊中,工作成員關注的是團隊目標本身,而不是各自在團隊中的地位或性格。一個成功的團隊應當是怎樣呢?李繪芳老師總結了以下幾點:
1、一個有共同目標的團隊
有共同的目標本身就是團隊構成的基本要件,沒有共同目標的集體就不能稱為團隊,只能稱為群體。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團隊共同的目標并不是團隊領導人(對基層 營銷 團隊來說,就是基層營銷主管)所宣稱的目標,而是只有當這個目標被整個團隊接受,并樂意為之奉獻的時候,這個目標才構成團隊的共同目標。
2、一個有道德的團隊一個團隊如果不具備基本的道德,顯然即使能取得短暫的成績,那也是不能持久的。基層營銷人員在外的一舉一動代表是企業,從某種意義上說,基層營銷人員就是企業的形象代表,當基層營銷人員的行為不符合社會的道德觀,那么一定遭到社會的唾棄、消費者的遺棄。
3、一個充分有效溝通的團隊
一個團隊如果不能進行充分有效的溝通,也就是說當團隊成員不了解團隊的目標或者行動計劃以及為什么這樣做的時候,團隊成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就會打折扣,尤其當面臨與計劃不相符的情形的時候就會無所適從,從而使團隊的工作效率下降。成功團隊提倡以開誠布公的心態做充分有效的溝通,無論是對工作的意見建議,還是個人的想法看法都應充分的溝通。
4、一個善于學習的團隊
成功的團隊必須是善于學習的團隊。中國正處在一個大變革的時代,變革 開放20多年來,各種西方的營銷、管理理論紛紛被引進,同時由于地區、行業發展的不均衡導致甚至沒有一塊市場是可以用一種理論來解釋,因此市場環境的復雜性和多變性,要求團隊必須不斷總結和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學習是思考能力的保證。
領導人最重要的職責就是領導團隊成員,創造價值。這樣才有成就感,歸屬感和永遠感。在直銷營業組織中,領導人一不留神,就會忙碌于輔導、談話、流程、電話等雜七雜八的瑣事,增加了管理和經營成本,而忽略了價值創造。領導人的內核是什么呢,創造價值。
團隊戰斗力的精神基礎是打破“零和思維”,要讓團隊中的每個成員相信,彼此不是博弈與競爭的關系。李繪芳認為,領導要擔負起這種責任,與員工充分溝通,并了解員工的苦悶。只有在尊重、融洽的氛圍下,放下思想負擔的員工才有可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迸發激情與靈感,從而推動企業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