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包袱有很多,完美主義、技不如人、合作不暢……那些讓人在職場中感覺不爽、阻礙生涯發展的事兒都是職場包袱。它們以各種形態存在于一個人的工作中,好像神出鬼沒的幽靈一樣,總能在適當的時候來個突然襲擊,吸走大量的注意力和能量,從而影響一個人的職業發展。
中高層 經理人 ,看似光鮮,卻在名利的光環下承擔難以言語的業績壓力、人際關系壓力、信任關系的壓力、客戶的壓力,凡此種種包袱,想放下卻難放下,心理的壓力往往會造成中高層經理人無法釋懷,繼而向下傳遞,這種壓力和包袱的傳遞效應會讓下屬感受到并且去傳遞和擴大,久而久之成為 企業文化 的負面力量,無形中抵消了企業的向上動力。
著名職場研究專家譚小芳(www.tanxiaofang.com)老師指出,在公司中,如何處理競爭部門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微妙的事情,就像人們經常所說的刺猬的故事,想相互擁抱取暖,卻又怕一再刺傷,想互助互愛,卻又不得不暗暗較勁,同是做業務的部門,同樣的業績指標之下,誰都想爭奪更好的人、財、物的資源支持,怎么辦?
首先,學會去定位。找到自己和其他部門在公司的定位,如果是公司的主營業務的核心部門,業績和發展是重中之重,但同時也不能忽視其他部門對自己的支持,如何協同其他部門是非常重要的。曾經在企業中看過這樣一位經理人,仰仗老板的賞識和部門的重要,對其他的部門頤指氣使,導致怨聲載道,灰溜溜下馬。其實,作為核心部門,在平時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和業務交流上應該更多的是客觀、主動、實事求是,而不是想當然、惹是非。
是不是有這么一句名言:隊伍大了不好帶。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好學者有之,好事者有之,好逸者更有之,如何去帶領團隊,如何引導正向激勵,如何計劃 協調員工間的能力和工作,是中高層經理人在面對下屬時又一個心理包袱,怎么辦?譚小芳老師直接職場7大法則,遠離職場包袱:
1、盡量別加班
事情是做不完的,下班時間到了,按時 離開辦公室,不要拖延。
2、充足睡眠
挑燈夜戰,或者早晨5點起床繼續上班,都不是良策。缺乏睡眠會導致創造力減退、精神疲倦低下、暴躁易怒。
3、關掉電腦
我們的生活不是每時每刻都需要上網。有時關掉電腦,遠離屏幕,會讓你感覺非常舒服,思路會更清晰,思維也更活躍。
4、親近自然
忘掉工作,甩掉煩惱,親近大自然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每日 抽點時間去戶外活動,比如散會兒步,看看花草樹木,對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5、陪伴親友
工作很重要,家人和朋友同樣不能替代。抽時間陪陪他們,會讓生活更有意義。但要真心投入,保持互動,不能“身在曹營心在漢”。
6、培養業余愛好
找點與你的工作完全無關的興趣愛好,會讓生活更加充實,比如跑步、畫畫、看小說或寫作等。這些消遣能給你帶來快樂,并讓身心投入,充分放松和享受。
7、關注身體警告
工作超時超負荷,不僅讓人疲憊,還使人變得孤癖、冷淡。如果身體已經發出這些警告,說明你的工作應該馬上“減速”,弄清自己是生病了還是該好好休息了,這一點極其重要。
同時,讓下屬從工作成長中獲得成就感和歸屬感,繼而繼續努力工作成長,形成良性循環。OJT(onjobtraining)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在職學習 的方式,通過工作中的不斷磨合、沖擊,形成工作中的默契和能力的提升。此外,成長除了在工作能力上,還有思維和行為上,與下屬的互動、溝通,更多的工作環境之外的接觸,讓下屬了解部門乃至公司的想法、戰略,激勵員工成長。
成為有領導魅力的人。在管理中,領導力的表現有兩種,一種是正式的,由管理者的職位所帶來的權力和權威,員工是被動的服從和程序上的遵循;另外一種則是非正式的,由管理者的技能、個性、態度等方面構成的,能夠成為員工的典范和榜樣,而這種非正式的領導力往往更為持久,能夠讓一群人集中在一起,發揮1+1>2的合力。而如何形成這樣的合力,除了經理人自身的技術和業務能力之外,如何開展部門的亞文化建設和良好工作氛圍營造也非常重要,這是成為有領導魅力的人必做功課之一。
譚小芳老師指出,而一味的贊美和夸耀并不能帶給下屬足夠的成長,而反觀管理者隊伍中帶隊帶的好的,往往是賞罰分明、權責清晰的管理風格貫穿其中。業績考核的擔子不能不擔在中高層經理人身上,但也不能僅僅擔在中高層經理人身上,因此如何向下傳達業績的壓力,如何讓員工承擔 績效 考核的結果,也是幫助員工成長,減輕經理人負擔的重要舉措。
當然,員工做的好的時候,表揚必不可少,而員工未完成既定業績目標時,如何跟員工進行績效的輔導和績效的溝通很重要。溝通中經理人應該告訴員工的是,你做了什么,產生了什么后果,用實際的例子,簡單、直接、客觀的描述員工的業績水平,并提出改進建議。
需要中高層經理人成為自我時間的管理者。時間的管理,事情的輕重緩急需要有一個清晰的界定,越是事務繁雜,越應該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很多時候,中高層經理人抱怨時間不夠用的時候,往往是因為自我對時間的調整和統籌的能力不夠,比如,可以在電腦上安裝相關的軟件協助去記事和調理時間,比如通過部門或者個人的助理去協調時間。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自己陷入到一般性的事務中去,一般來說,用于部門或者公司發展的思考的時間不能低于工作時間的四分之一,當然,也不要超過二分之一。
需要中高層經理成為個人規劃的踐行者。作為在職場多年的 職業經理人 ,對自我的定位和未來的發展很重要,同時需要兼顧事業和家庭的平衡關系,因此越早找準自我定位和未來發展方向,越能夠把握自我成長的主動權,否則人到中年,心理負擔會越來越重。除此之外,要在規劃之外給自己適當的充電和成長的時間和機會,在不斷的充電過程中也可以去對自我的規劃進行修正、提升。
能力的提升不同于技能的提升,更多的是指在領導力、抗壓力等方面的提升,除了學習 和學習之外,在管理實踐中多去觀察和了解成功者的做法,除此之外,多對自我的個性進行時常的內省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提升和修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