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一年我們遭受了新冠病毒前所未有的沖擊。由于病毒的影響,中國規上工業經濟增長速度去年一季度-8.2%,這是40年來最低點。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數量是34萬家,其中36%處在虧損狀態,盈利的企業盈利水平下降38%。全國41大類工業,去年一季度只有3個行業保持正增長,工業降到了40年來最低點。消費方面,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去年一季度是-19%,這是60年來最低點。去年一季度GDP增速為-6.8%,自打有國民經濟季度核算以來最低點。這種情況下,黨中央、國務院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措施。所以中國經濟實現了“V”形反轉,實現經濟增長2.3%,是在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一個保持正增長的國家。
去年一年中國戰勝疫情,恢復經濟,取得的成就是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偉大成就。如果把去年的中國經濟做一些具體的技術性分析,比如“三駕馬車”中,投資的貢獻率是98%,消費是-22%,出口是正增長28%。去年一年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來之不易的成就,投資作出了重要貢獻。投資當中又分為三塊:一是基礎設施投資,二是工業投資,三是房地產。去年全國房地產投資14.14萬億,同比增長7%,房地產投資為經濟增長作出了貢獻。
當下乃至今后全黨全國要抓緊抓好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是我們當下乃至今后全黨全國最重要的任務。
怎么樣理解和把握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
經過這40年的發展,中國經濟出現了兩個非常重要的變化,一個是比較優勢發生了變化。改革開放之初,我們沒有資本,沒有錢,沒有技術,有的是勤勞、廉價、大量的勞動力,那種情況下我們把大量勤勞廉價的勞動力和國際資本、技術結合起來,實施國際大循環戰略。以國際大循環為主體,兩頭在外,大出大進的主要增長模式是我們的比較優勢決定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個比較優勢使中國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但也給我們帶來諸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長時間兩頭在外,大出大進,我們以滿足訂單為主,所以缺少內生的創新動力。過去比較優勢決定的國際大循環戰略在今天遇到了新的問題。
另一個變化是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是要滿足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物質需要,現在變成了要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所以我們要看到我們的比較優勢發生變化了,現在中國經濟總量超過了100萬億,外匯儲備32000億美元,現在總量已經是世界第二;現在在新一輪產業革命當中,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諸多領域我們已經走到了時代的前沿。現在中國最根本的比較優勢是我們有已經實現了全面小康的14億人,中國經濟發展現在最大的支撐力就是我們有一個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和強大的內需潛力,這是中國經濟下一步最根本的增長內生動力。
房企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第一,房企一定要看到,房地產行業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緊密相關。我們要看到中國將來最根本的增長空間是強大的內需市場。我主張企業家最重要的任務是把什么是人民生活美好需要搞清楚,然后圍繞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干事。居住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房地產業在新的歷史時期充滿了發展空間。
第二,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房地產要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將來最有前景的房子是綠色、宜居、智能的房子。
第三,我們要解決住房中的深層次問題,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想辦法。房地產業這20多年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確實存在著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它的金融屬性越炒越強,房價漲幅過高過快,特別是大城市住房的突出問題。下一步我們要在供給側改革上想辦法, 加大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的土地供給穩住房價。同時,還要使保障體系得到更進一步地完善,讓城市化能夠踏踏實實邁下去,讓年輕人能夠住有所居,全身心地投入到創新中,這個時候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實現就有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