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公司控制權問題,馬云直言不諱地認為,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權主要有兩大誤區,一是總認為自己比公司里任何人都愛這家公司,最了解這家公司。其二是覺得只有通過控制股份來控制公司的決定權。
馬云說,這兩大誤區會大大阻礙一個公司的發展和成長。除非你就想做一家小規模的家庭企業,你也許可以勉強做到永遠控制。如果你希望把企業做好,做強,做大,做成基業長青的公眾上市公司,這兩條思想是致命的阻礙。
那馬云是如何管理阿里巴巴的呢?
眾所周知,1999年,阿里巴巴創始人們在馬云的公寓內成立公司起,他們就以合伙人的名義和精神在運營和管理這家公司。直到2010年7月,阿里巴巴將這種合伙人協議正式確定了下來,取名為“湖畔合伙人”,也稱之為“阿里巴巴合伙人”。
在阿里巴巴提交的上市招股書里,阿里巴巴詳細披露了這個合伙人組織共有28個成員,包括22名阿里巴巴集團的管理曾和6名關聯公司及分支機構的管理層。
這28位成員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招股書中提及,阿里巴巴合伙人通過每年吸收新的合伙人來保持自身的活力,確保團隊的優秀、創新和穩定。在候選人資格上,第一條就是“個人品格高尚、有誠信。其次是高度認同公司文化,愿意為公司使命、愿景和價值觀竭盡全力,是公司的 文化的傳承者。 ”
而文化的傳承者,在馬云看來,引進優秀的人才,特別是比自己優秀的人才,需要建立各類人才共建共享的文化價值觀體系。只有人、制度、文化極致的配合才可能讓公司持久。
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馬云認為,更需要引入各類投資者,而股份的稀釋是天經地義的。企業領導者對這家公司的控制應該靠的是勇氣,智慧,擔當,領導力和公正透明的管理能力。靠股份控制下的員工多的是奴才型的,很難維系公司長久的發展。
“真正保障創始人利益的不是絕對的控股權,更不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至高無上的 權威 ,而是一批你悉心招聘培訓出來的靠譜的人,一種健康積極的文化和透明開放有效的機制,這三者的結合才有可能的基礎。”馬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