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祭出了自己的“亂世組合拳”——1年之內推出16款車,但它本就沒有辦法支撐這樣龐大而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中國有句古語:亂世必用重典。在汽車行業陷入低迷、國家又連續出臺產業振興規劃的時機,作為國內自主汽車品牌的代表,奇瑞也祭出了自己的“亂世組合拳”——1年之內推出16款車,包括6款高端轎車和4款商務車,具體產品包含A5BSG、瑞虎3DR、S16、A13、H13、P11、 P13等。用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耀的話說,這叫“亂中取勝”。
在2009年的規劃中,奇瑞也的確下了大力氣,不僅要狂推16款車,而且重組了三大網絡渠道,向高端市場和低端市場同時發起進攻。尹同耀還把從華晨汽車挖來的楊波,放到了寄予“打造奇瑞‘大眾’的‘奧迪’”品牌內涵重任的高端 銷售 渠道總經理的位置上,成立了安徽麒麟汽車銷售公司;另外還新建了專注國內微型車的銷售公司——安徽開瑞汽車銷售公司。為此,奇瑞在原有經濟型轎車奇瑞的基礎上新建了三個品牌:微型車品牌開瑞(隸屬開瑞網絡)、高端品牌瑞麒和威麟(屬于麒麟網絡)。瑞麒定位高端轎車品牌,而威麟則屬于全能商務車品牌。如此,奇瑞形成了3個銷售渠道、4個子品牌的龐大 營銷 體系。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自主品牌的代表者,業內都期待著奇瑞能夠成就中國汽車業的一段傳奇,希望能夠如尹同耀的夢想一樣——成為中國的大眾。在現在危機與機遇并存的環境下,奇瑞始于去年的挑戰,從戰略方向上看無疑是正確的。奇瑞要想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品牌的進一步提升是必須的,高端市場的進入更多的是從品牌由低端向高端提升的戰略角度的考慮;而國家對于農村市場、微型車的雙重支持力度,二三線以及農村龐大的待開發市場,同時上海通用五菱、長安在微型車市場的巨大成功,無疑證明奇瑞憑借家轎的優勢進入微型車市場,也是明智的。然而,方向正確并不代表就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措施才是關鍵。
如今,尹同耀同時祭出16款車進軍年內的各個細分市場,或許是有出于先卡住位置、然后再根據具體的銷售情況進行裁汰充實的考慮,然而這或許并不是一種良策,至少不是一種經濟而有效的策略。以奇瑞現在的研發能力來看,根本就不用去看哪些車會在各自市場上卡住位置——因為它根本就沒有辦法支撐這樣龐大而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說以奇瑞的實力一年內推出16款車,“除了玩概念外,似乎找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釋了”。尹同耀自己也承認,“十六款車集中在一年 上市 是不正常的,但這是我們戰略轉型的一個突出產物,我們希望通過今年一年,以后每年爭取上三款到四款車。”
既然自己已經意識到了問題,不知道為什么“明知不可為而還要為之”呢?這些車型基本都是前兩年和去年研發的車型,這兩年同類車的市場反饋已經足以告訴奇瑞哪些車型是被接受或者拒絕的,難道每樣結論還都要用自己的錢再去買單證實嗎?
人是要有點精神的,特別是在環境不好、人們精神又普遍不高的情況下,這種樂觀與大手筆更顯得難能可貴,至少讓不少人感到為之一震,雖然這種“震動”或許是興奮、驚艷抑或是莫名驚詫。
去年底,奇瑞又從國開行、交通銀行拿到了130億元的銀行授信,也許現在已度過了“缺錢的日子”。但是,即便是現在“不差錢”,在如此挑戰和機遇面前,奇瑞出拳需要的不僅是狠,更重要是“準”。從其現在打出的這套“亂世組合拳”策略來看,非但難以亂中取勝,更可能會“自亂陣腳”——除非,這僅僅是個噱頭。
京ICP備12005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