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慶身后紛爭四起,
豪門恩怨走向何方?
30年變革 接班人危機重重,
明星創始人隱退勢在必然!
一邊是權力爭斗企業肢解,
一邊是有序交棒基業永續!
結果為何迥然不同?
答案在于—
權力傳承七大模式
財富交班五大路徑!
王永慶身后奈何紛爭不斷?
未來5~10年,將是家族企業新老交替的動蕩期
“交接班危機將成為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第一大難題!未來5~10年,將是家族企業新老交替的動蕩期。”方太集團董事長茅理翔接受《 經理人 》采訪時說,“面對接班危機,中國企業需要創新接班模式。其實,交接班不僅僅是權力的轉型,也是財富的轉型。”
誠然,中國第一代企業家已陸續進入退位期。中國企業尤其家族企業將迎來創始人向第二代接班人交棒的高峰期。在這個交接班過程中,圍繞權力和財富的爭奪將演繹出無窮的悲歡離合故事。2008年10月15日,被譽為“經營之神”的臺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辭世。隨后,王永慶家族的潛藏矛盾開始顯現。
禍起財富?
據報道,11月17日,二房長子王文洋向三房子女發出律師函,要求公布王永慶名下所有財產明細。這個龐大家族成員間在家產問題上的恩怨情仇便開始表面化和復雜化。王永慶生前有三房妻子、九名兒女。據統計,臺塑三寶合計463.8億元新臺幣,海外投資公司644.2億新臺幣,已捐贈出去的長庚醫院控股約1300億新臺幣,總市值約2408億元新臺幣。若只算臺塑三寶部分,王永慶配偶中有一人可先分得一半,剩下的再由子女平分。然而,王永慶生前未立遺囑,因此遺產分配成為后人紛爭的起點,盡管他的公司股權分配是清楚的。
長期跟蹤研究臺塑并與臺塑高層交往甚密的清華 人文學院經濟學研究所副教授黃德海接受《經理人》采訪時說:“財富既是好事,又是壞事,也是矛盾產生的根源。但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其陷入內部混亂。王永慶在財富的處置上做得很好,能很好地把家族利益、企業利益與社會責任協調起來,對子女、繼承人都有明確的財富理念。”
其實,王永慶家族的紛爭之源是私欲。遺囑或者法定的合約固然是最終平息紛爭的根基,亦能壓縮紛爭的半徑,但依然無法堵住后人們那張自認為分配不公的嘴,以及那顆貪得無厭的心。
接班不公?
在遺產紛爭的同時,接班問題也引發爭議。11月14日,二房次子王文祥通過媒體向三房女兒們發話,建議九個兄弟姐妹一同扛起王永慶身后的臺塑,并表示臺塑企業的七人小組并非接班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