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管理之學:當管理者把企業治理得很好時,企業內外井然有序,員工們個個都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命令與指示,所有一切都按照規章制度執行。這是管理的高境界。當管理者亂管理,瞎折騰時,員工們個個都很焦慮,都在等待上司的指示與命令做事,沒有指示與命令,就無所事事。看似忙碌,卻沒有什么效率與效果,更別談什么創造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這是管理的大敗筆。所以,管理者讓員工們自動、自發、自覺地把工作做好,把任務完成,而不要需要監督者去干預與干涉,這是管理者把管理知識精華運用的結果。員工們消極、懶惰、沒有干勁與動力,還時時需要上司做指示與命令,或者需要監督者來干預與干涉,這是管理者不懂管理的結果。
欲望過于強烈,就會產生罪惡。不知道滿足,貪心不足蛇吞象時,就會有災禍發生。當貪得無厭時,那么做什么都會犯錯。而且會一錯再錯,錯上加錯。所以,管理者要知道什么時候滿足,什么時候不知足。這樣適可而止的欲望,就會不會產生罪惡,更不會犯錯,也就不會有災禍臨頭。知道適可而止的人,永遠會覺得滿足。
管理者不出家門就能掌握各種信息與情況,而且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是因為管理者把各種管理都運行得很到位的結果,更在于企業對信息管理的 執行力 度的強化。管理者不看窗外,不到外面去了解情況,就能知曉事物的自然規律,這是因為管理者博古通今與知識淵博,閱歷豐富的結果,更在于企業對知識管理與學習型組織的強化。一個人走得越遠,知道得越少。一個人離管理越遠,就離員工與利潤越遠。一個人學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因此,卓越的管理者不去做就能知道結果,不用看見就能明白,不必作為就能成功。這是熟悉、掌握管理知識與懂得自然規律的結果。
管理者學習知識,要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刻苦的學習,使管理者的知識增長。知識增長使得管理者的見識增長。見識增長,就能洞察規律。洞察規律,就能管理好自己所管的企業,讓一切都井然有序。知識增長,見識增長,洞察了規律后,人的欲望就會每日減少。當欲望降到最谷底時,就能達到無為的境界。無為,就是想什么就能做得,不想什么也能做到。獲得員工們的擁戴,還有讓企業運作良好,要靠無為。如果什么都有為,就會不停止地折騰,再折騰,不但勞民傷財,而且讓員工們怨聲載道,因此,企業會治理不好,員工們也會不聽話。這種情況下,想要取得事業的成功,是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