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心理學
家分析,人對環境一般會有四種反應:第一是離開;第二是改變;第三是適應;第四是抱怨。前三種反應都有可能從中找到新的生機,只是千萬不要選擇第四種反應。但遺憾的是,在現實中,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第四種——抱怨,久而久之,抱怨也是一種職場通病。在企業中,員工們老是喜歡抱怨“工資低、管理亂”,管理者們也經常喜歡抱怨說“老板不信任、不重視,下屬不配合”,而老板卻又抱怨說“員工素質差、效率低、干部沒有責任心”等等,一股腦兒里邊都是抱怨,那么,到底是誰有權利最該去抱怨?到底又應該去抱怨誰?
我曾經去過一家中等規模的制造企業進行為期一周的管理診斷,一開始時HR總監就抱怨老板“不重視管理只重生產”,導致管理人員留不住,一年換上兩三次是常事,所以,很多“該有的東西都沒有”;
財務總監
又抱怨說老板不懂行,也不信任自己,一點發言權都沒有,導致好多“該做的事都沒有去做”,我們需要的數據也無法提供;而
營銷
總監
就更絕,直接告訴我說“什么都是老板說了算,我還管個屁,你直接找老板去吧”;好在生產廠長還理性,說“也不怪老板不重視我們,員工素質實在太低了,產能老是上不去”,簡直我暈!
其實,還不止這些,尤為難為理解的是,這些員工與員工之間、干部與干部之間不只相互抱怨,甚至還將這種抱怨演變為工作中的不配合、互相拆臺、勾心斗角、推卸責任。當我把這種情況與老板交流時,老板淡淡一笑:是啊,我都不知這些人怨氣從何而來,好像就我一個人欠他們什么的一樣。
相信大家也知道,這種案例在管理現實中絕非個案,已是很多中小企業里的一種生存常態,甚至還成為了眾多企業的一種內部文化。更成為眾多職場人士的一種習慣,這種文化和習慣讓很多人從抱怨開始,到抱怨結束,從抱怨著進來,到抱怨著出去,不在抱怨中死亡,就會在抱怨沉淪,讓抱怨幾乎貫穿了職業生涯的始終!更讓企業長期地處于混亂之中,看來,我們要面對的問題還不是這些抱怨本身,而是這些抱怨可能從來就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或許這種抱怨帶來的危害我們已經沒有必要去總結,我們更沒有必要、也沒有精力去弄清個中的是非曲直,但是可以毫不諱言的是,這種抱怨肯定是來自內部管理上不足,來自內部管理職能的缺失。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只需一招:換位思考。管理者們首先想想“老板為什么愿意請你來管理,員工為什么愿意在你手下工作”就行了。老板之所以請你來管理,是因為你比他更專業,你能幫他解決問題,他不信任你,就是你的專業能力不夠,工作沒做好、無法影響到老板所致!而員工之所以愿意服從你的管理,是因為你能力大過他,你有資格做他的上司,你能幫助他提升自己,除此無他!
相對而言,在企業里,或許老板才可以抱怨——花錢請了你,但卻不能幫他解決問題,那你憑什么坐這個位置?又憑什么領這份薪水?要是你自己花錢請人但人家做不好你的事你又會怎樣?或許下屬也可以抱怨——既然沒有能力幫助我,你又憑什么做我的上司!唯獨管理者們沒有資格抱怨——受人錢財、替人消災,受人之托、成人之事,這夜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否則,就是承認自己功力不足,就是自己無能了,愿所有職場管理者們自省。
管理者沒有資格抱怨
- 本文分類:管理前沿
- 本文標簽:管理者
- 瀏覽次數:9 次瀏覽
- 發布日期:2013-09-01 10:13:57
- 本文鏈接:http://www.hxsq45.com/wk_qy/17982
- 上一篇 > 一邊工作一邊創業:一心二用有技巧
- 下一篇 > 90后管理的六邊形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