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恩•阿什克納斯(Ron Ashkenas)
你還記得以前那些美國西部片嗎?戴著白色大帽子的治安官騎著馬出現在屏幕上,為邊疆小鎮帶來法律和秩序。我是看著這些電影長大的,領袖人物頭戴大帽子的英雄形象至今仍深深刻在我的腦海中。但現如今,我們在周圍再也看不到那么多的“大帽子”了——這不僅僅是因為21世紀領導人的著裝風格同以往不一樣。
在許多方面,導致當今金融危機或至少令其惡化的原因,就是缺少頭戴大帽子的領導人。大多數政治家都不會從長遠著想,去思考哪些做法最有利,他們只顧琢磨如何推進自己狹隘的計劃。因此,歐洲領導人們一直在保護自己的貨幣,推遲緊縮政策,拒絕進行某些深層次的結構性調整,但這些調整最終也許仍然是難以避免的。同樣,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包括總統在內)強硬地堅持著各自“絕不妥協的”立場,大部分時間似乎都在相互指責,說對方才是問題的罪魁禍首,而用于切實提供解決方案的時間卻少之又少。每個人好像都戴著一頂“小帽子”,不愿意換一頂能夠幫助他們開闊視野的大帽子。
當然,戴小帽子是再自然不過的一件事。政治領袖之所以能夠當選、就任或晉升,都是因為他們的立場與選民產生了共鳴。而且政治家們通常會認為,要想獲得連任,就要始終忠于這些立場。但許多領導人不明白的是,有些人雖然沒有投票支持他們,但他們仍然要代表這些人的利益,因此他們同樣有責任做出對這部分人最有利的事情。正視這種張力,為整體利益而調解相互沖突的原則,就是我所說的“大帽子領導力”的精髓。
大帽子領導力不僅僅是政府和政治家的問題,同時也是所有組織中管理者經常要面對的挑戰。各個職能部門、區域單元或產品分部的最佳利益常常各不相同——甚至有可能與組織的整體需求相抵觸。不過,若想找出最佳解決方案,所有這些管理者就需要戴上大帽子,對各自的計劃做出一部分讓步。
例如,一家消費品公司正努力提高利潤率:領導團隊共同決定出售或終止一部分銷量較低的品牌,并將一些支持性的職能部門外包。遵照這條決策,如果那些受影響品牌和職能部門的管理者沒有戴上大帽子(并接受此項決策對其本人及支持者造成的后果)(他們的確接受了),那么變革的推進就會非常艱難,并有可能損害整個公司的利益。
并非每個人都有能力或愿意成為“大帽子領導人”。在許多方面,領導人更容易為自己的支持者代言,或堅持自己的立場,而不是疏遠自己的根基或被人視為弱者。另外,在自己的領域成為專家,也比了解其他領域的運作原理以及組織(或經濟)的各個部分如何相互融合更容易些。最重要的是,頭戴大帽子是需要勇氣的——因為這意味著你要冒險涉足新的領域,不去考慮是否能贏得大家的支持,而且很有可能還要做出有利于企業但不利于你個人的決策。
所以,要戴上大帽子是很難的。但歸根結底,如果有更多的領導人能學會如何做到,那么我們的組織(以及我們的經濟)也許會變得更加美好。
翻譯:陳媛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