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以“滴滴香濃,意猶未盡”的廣告語紅遍大江南北的麥斯威爾咖啡,如今已經光環不再。有消息顯示,麥斯威爾在中國廣州的生產工廠已經處于員工放假、停產狀態,12月底將徹底關閉,麥斯威爾的商標持有公司Jacobs Douwe Egberts(以下簡稱“JDE”)曾公開回應表示,2017年起廣州工廠將不再生產,大中華地區的市場將由泰國曼谷生產基地供應產品。借道進口,以此減少運營成本的麥斯威爾,還能走多遠?
公司失聯
曾經廣受歡迎的咖啡品牌麥斯威爾在中國已經失聯。日前有消息顯示,麥斯威爾在中國廣州的生產工廠即將關閉,北京商報記者日前調查發現,麥斯威爾包裝盒上的一個消費熱線已經被注銷,成為空號,另一個電話則是億滋的熱線電話。當北京商報記者撥打過去按照提示連接到麥斯威爾的時候,電話一直處于忙音狀態。
同時,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在超市貨架的陳列上,麥斯威爾咖啡擺放的位置略顯“邊角”,速溶咖啡的貨架上大部分擺放的還是雀巢咖啡。此外,通過查看麥斯威爾咖啡的生產日期,貨架上擺放的18款麥斯威爾咖啡中,有11款咖啡的生產日期停留在2016年1月。超市員工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麥斯威爾現在賣得特別差,上了這么長時間,都沒見到過他們的促銷員,就這么擺著,雀巢比他們賣得好太多了。”
電商平臺天貓官方旗艦店內,麥斯威爾咖啡銷量最多的一款Maxwell House三合一速溶咖啡粉經典原味咖啡100條禮盒裝總銷量為13335件,而雀巢咖啡銷量最多的一款1+2原味三合一100條×15g速溶咖啡1500g禮盒裝總銷量為210213件,幾乎為麥斯威爾的20倍。不過,京東與一號店上面,雀巢咖啡與麥斯威爾咖啡的銷量不分伯仲。
定位缺失
麥斯威爾在1985年首次進入中國,1997年,由“麥氏”改名為“麥斯威爾”。廣告詞“滴滴香濃,意猶未盡”曾讓麥斯威爾品牌深得中國消費者喜愛。2015年,國際食品巨頭億滋宣布已經和帝怡(D.E. Master Blenders 1753)完成了早前擬定好的咖啡業務交易。億滋以入股的方式,將旗下咖啡業務和這家公司進行合資,組建一家新咖啡公司,并在廣州設立在中國的惟一一家工廠,然而,只一年有余便面臨關閉局面。
在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看來,過去十余年間,麥斯威爾對于中國市場就沒有投入較大的關注,麥斯威爾咖啡在中國市場處于維護式的經營狀況,也沒有投入太多力氣,市場份額越來越少,為減少運營成本,此時撤廠也是必要的。
朱丹蓬表示,在麥斯威爾還屬億滋旗下的時候,億滋就更注重餅干等主要品類的發展,咖啡對億滋而言只是一個很小的品類。而雀巢卻舍得花時間和成本慢慢培育咖啡品類。當雀巢在中國處于強勢地位時,麥斯威爾卻把中國定義為維護型市場,當然是做不好的。
廣發證券在2014年外資在中國系列報告中的《雀巢:外延式擴張成就食品行業霸主》顯示,雀巢咖啡作為產品的本土化代表,通過接地氣的產品定位和營銷帶來的協同效應,雀巢咖啡以市場占有率73.5%的絕對優勢成為行業老大。
難以突破
關廠借道進口與速溶咖啡市場不振也不無關系。英敏特咨詢公司的報告顯示,過去五年,速溶咖啡的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80.7%降至2014年的71.8%,并且還會繼續下滑,根據預測,到2019年,速溶咖啡的市場份額會降至66%。與此相對的,即飲咖啡和現磨咖啡的市場份額在擴大。有分析人士指出,我國咖啡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個金字塔結構,在塔基部分是速溶咖啡,塔腰則是即飲咖啡且發展迅速,塔尖是高端的現磨咖啡。由于近年來即飲咖啡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速溶咖啡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加入到即飲咖啡的“混戰”中去。
不過,轉道進口的麥斯威爾突破依舊困難。朱丹蓬表示,麥斯威爾關閉中國工廠以后產品依賴進口的方法,對于自身的市場經營并沒有幫助,僅僅是運營成本有所減少。但是,由于麥斯威爾在我國的戰略定位已經確定,因此依賴進口,在產品價格上反而不會有多大的變化。運營成本的減少,會相應的使麥斯威爾在營銷方面的投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