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是面好鏡子,照出人性,折射出生活的萬千形態。你可以不買奢侈品,但最要多去體會一下??纯醋约旱钠肺妒欠褛s得上主流,也瞅瞅他人對奢侈品的態度。尤其是做營銷的認識,逛奢侈品店應該算是工作,也是任務。品牌,對于消費者心智的影響,很多時候比空洞的政治口號強出很多,那是一種心向往之的投懷送抱。讓產品變得更好用,是一種技術;而讓消費者變得更瘋狂,也是一種技術,其殺傷力更為強大。
讀懂奢侈品物質層面的優點,比如設計、材質,更要讀懂它背后消費理念、氣質文化,完整地感受或者擁有,然后對照自己的個人風格和品味偏好。奢侈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設計理念、材料技術、制造工藝的綜合體。小小的奢侈品,背后則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支撐。葉敦明認為,中國若想得到世人的尊重,就少不了奢侈品的締造和輸出??恐畠r商品出口,別人得到了物質上的好處后,卻把血汗工廠等惡言加載給我們。我們的環境被破壞了,口袋里終于裝到了幾個銅板,可遭受白眼的感覺,肯定不是我們想要的。
消費奢侈品,除了要錢,還要修養。關鍵是對自己消費特征的判斷。同樣一個香奈兒包包,拿在某些人手中,怎么看都像是上菜市場買菜的。奢侈品的氣場強,消費者若是自己沒有好的挑選眼光,就會被各種不同性格的品牌拉扯著,自己的形象被弄的支離破碎,一看就是有點錢、卻品味的主兒。
物品是用來襯托人的。那么,請用別人的眼睛,看看他們的目光停留在自己的物件上,還是整體感覺上。奢侈品喧賓奪主,是常有的事。人為物役,消費成了受罪,多半受的還是洋罪。也許,奢侈品與人的合一,才是消費的高境界。物品為人品所用,奢華散盡,留下的是獨特的氣質和人格魅力,
奢侈品是自我把控能力的試金石:放手享受,即使它在別人的手中;張弛有度,不被牽著鼻子走,放縱欲海的一葉扁舟,成了消費主義的犧牲品。物、欲之間,是暴殄天物的放縱,還是愛物惜物的自重,是野蠻與文明消費的分水嶺。從容大度者,不會輕易秀出自己的奢侈品,把它當成一個跟隨自己的心愛之物。自己獨享的感覺,遠勝于吵鬧的曬富裕。
奢侈品是面好鏡子,為何?消費物品的同時,可是在消費自我的光陰、自我的價值觀。葉敦明認為:從容面對、大度放棄、珍惜擁有、升華自我,也許是奢侈品消費的四個境界。買不起奢侈品,沒關系,只要能發現它的美。懂得它的好,但自己選擇不購買,也是一種懂自己的消費方式。放棄不合適的,就不會為物所累。
睜開眼睛看世界,只有主流文化的國家,才能產生源源不斷的奢侈品,這是一種文明的掠奪方式。對于天朝而言,中產階層的成熟、紳士貴族的養成,才是中國人創造世界奢侈品牌的人文基礎??上У氖?,中產階級普遍被三子綁架了(票子、車子、方子),沒有成熟的消費階層,就只能有奢侈品的信徒。膜拜在他國文明的腳下,是不可能支撐起我們的未來。企業界、營銷界的同仁們,請多照照奢侈品這面好鏡子,發奮圖強正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