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期償債能力比率
凈營運資本、流動比率 、速動比率
(1)凈營運資本
凈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資本—長期資產
其中:長期資本=股東權益+非流動負債
甲股份有限公司的凈營運資本=52 756 690-24 255 440=28 501 250(元)
①凈營運資本是長期資本用于流動資產的部分。凈營運資本為正數,表明長期資本的數額大于長期資產,超出部分被用于流動資產,凈營運資本的數額越大,財務狀況越穩定。當全部流動資產沒有任何流動負債提供資金來源,而是全部由凈營運資本提供時,企業沒有任何短期償債壓力。
②凈營運資本為負數,表明長期資本小于長期資產,有部分長期資產由流動負債提供資金來源。由于流動負債在1年內需要償還,而長期資產在1年內不能變現,償債所需現金不足,必須設法另外籌資,則財務狀況不穩定。
③凈營運資本是絕對數,不便于不同企業之間比較。把這個指標變成相對數形式,就是流動比率。
④凈營運資本越多,流動負債的償還越有保障,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2)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表明企業每一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保證,反映企業用可在短期內轉變為現金的流動資產償還到期流動負債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甲股份有限公司的流動比率=52 756 690/24 255 440=2.18
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越高,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但流動比率高,不等于企業有足夠的現金或存款用來償債。其水平的高低,要視企業對待風險與收益的態度予以確定。
注意:
①較高的流動比率并不能說明企業已有足夠的現金或存款來償還。
②從債權人角度看,流動比率越高越好;從企業經營者角度看,過高的流動比率,意味著機會成本的增加和獲利能力的下降。
③流動比率是否合理,不同行業、企業以及同一企業不同時期評價標準是不同的。不應用統一標準來衡量。營業周期越短的行業,合理的流動比率越低。
④如果流動比率相對上年發生較大變動,要分析原因。
⑤流動比率有某些局限性。
(3)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是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所謂速動資產,是指流動資產減去變現能力較差且不穩定的存貨、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和其他流動資產等之后的余額。
由于剔除了存貨等變現能力較弱且不穩定的資產,因此速動比率較之流動比率能夠更加準確、可靠地評價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及其償還短期負債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其中:
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各種應收、預付款項
=流動資產-存貨-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其他流動資產
速動比率表示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速動資產作為償債保證。
甲股份有限公司的速動比率=(貨幣資金14 504 690+交易性金融資產1 050 000+應收票據343 000+應收賬款6 982 000+預付賬款1 000 000)/24 255 440=0.98
一般情況下,速動比率越高,說明企業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越強。
速動比率過大,盡管償債的安全性很高,但卻會因企業現金及應收賬款占用過多而大大增加企業的機會成本。
影響速動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一個原因:應收賬款不一定都能變成現金(實際壞賬可能比計提的準備多);另一個原因:報表中的應收賬款不能反映平均水平。
(4)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
甲股份有限公司的現金比率= (14 504 690+ 1 050 000)/24 255 440=0.64
現金比率假設現金資產是可償債資產,表明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現金資產作償債的保障。
◆影響短期償債能力的其他因素(表外因素)
(1)增強短期償債能力的因素
①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不反映在財務報表中,但在董事會決議中披露。
②準備很快變現的非流動資產。比如出租的房屋,企業發生周轉困難時,可以將其出售,并且不會影響企業的持續經營。
③償債能力的聲譽。聲譽好,易于籌集資金。
(2)降低短期償債能力的因素
①與擔保有關的或有負債,如果它的數額較大并且可能發生,就應在評價償債能力時給予關注;
②經營租賃合同中承諾的付款,很可能是需要償付的義務;
③建造合同、長期資產購置合同中的分階段付款,也是一種承諾,應視同需要償還的債務。
(二)長期償債能力比率
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長期負債的能力。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衡量指標主要有: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權益乘數、長期資本負債率。
(1)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又稱負債比率,指企業負債總額對資產總額的比率。它表明企業資產總額中,債權人提供資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業資產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甲股份有限公司的資產負債率=34 255 440/88 376 390×100%=38.76%
分析資產負債率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①資產負債率越低,企業償債越有保證,貸款越安全。但資產負債率也不宜過低。
②資產負債率與企業舉債能力的關系。該指標越低,企業舉債越容易。
③從債權人來說,該指標越小越好;從企業所有者來說,該指標過小表明對財務杠桿利用不夠;企業的經營決策者應當將償債能力指標與獲利能力指標結合起來分析。
(2)產權比率
產權比率是指企業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是企業財務結構穩健與否的重要標志,也稱資本負債率。它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
甲股份有限公司的產權比率=34 255 440/54 120 950=0.63
一般情況下,產權比率越低,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擔的風險越小,但企業不能充分地發揮負債的財務杠桿效應。所以,企業在評價產權比率適度與否時,應從獲利能力與增強償債能力兩個方面綜合進行,即在保障債務償還安全的前提下,應盡可能提高產權比率。
(3)權益乘數
權益乘數=總資產/股東權益=1/(1-資產負債率)
權益乘數=1+產權比率
甲股份有限公司的權益乘數=88 376 390/54 120 950=1.63
或1/(1-38.76%)=1.63或1+0.6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