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品牌在國際上為什么就沒有那么多的粉絲
魯百年博士(美國Business Objects公司中國區首席顧問)品牌的終極目標不僅僅是產品的名稱、名詞、與其他產品區分的標志,而是通過品牌為企業帶來更多的銷售額、帶來更多的利潤。如何讓企業的品牌或者產品的品牌
魯百年博士(美國Business Objects公司中國區首席顧問)品牌的終極目標不僅僅是產品的名稱、名詞、與其他產品區分的標志,而是通過品牌為企業帶來更多的銷售額、帶來更多的利潤。如何讓企業的品牌或者產品的品牌
中國的企業應該以格蘭仕為榜樣。如果有更多的企業像格蘭仕這樣做,那將是中國廣大消費者的福音,是中國廣大失業者的福音,也是我們這個國家的福音。
在演講現場,有一位學生問楊石頭什么是打造品牌,是不是一個特別好的廣告或是設計之類的東西,產品本身的質量與售后服務方面哪個更加重要。
《中國名牌》:自2017年中國品牌日設立以來,中國品牌領域在這四年里有哪些變化?品牌發展呈現哪些趨勢?余明陽:馬上就到第4個中國品牌日
前門老字號有資格也有條件走高端路線,現在咱們缺的不是產品,是高端品牌。老字號全都物美價廉,不能躋身高檔的行列,恐怕有些可惜。 之所以說老字號有條件走高端路線,是因為老字號具有文化共性,這是老
對于很多中國品牌來講,2007年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中國品牌的崛起在2006年又面臨新的挫折,挫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將是2007年企業家必須思考和實踐的。 2006年是中國政府將自主創新與自主
有些產品是由于細分市場形成的,需要捆綁品牌。那什么產品適合細分呢?在前邊定位的時候已經談過,是共性需求的產品,不是個性需求的產品。
余明陽在北京一家商場看到一條標價1 8萬元的皮帶,對服務員說,這么高的標價,太貴了。服務員說,那是真皮的。余明陽反問,一條老黃牛才值多少錢?它渾身都是真皮。服務員回答:你不懂,這是名牌。
營銷就是解決競爭營銷是企業的大動脈,在某種程度上營銷的成敗決定著企業的成敗。當前,在中國的企業家和管理者面對轉型經濟和新興市場的中國大環境,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在奧運會、互聯網和4G移動新時
2006年是中國政府將自主創新與自主品牌作為國家經濟戰略手段的一年,然而,同政府與企業都為創建世界名牌呼吁支持的喧鬧相比,中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