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發展低空經濟的政策體系及布局方向
- 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和戰略新興產業的典型代表
- 中央政策:定位戰略性新興產業,寫入國家級規劃
- 我國低空經濟的發展主要歷程、發展內涵及產業鏈
2、 中央以及地方當前在低空經濟的規劃重點
- 中央政策:低空經濟定位戰略性新興產業,寫入國家級規劃
- 地方政策——多地深化空域改革政策支持低空經濟發展
- 不同區域的低空經濟發展特征和重點地區的規劃方向
3、《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空域分類體系
- 新空域分類方法出臺,有望強效催化低空經濟發展
- 由A、B、C、D四類劃分擴充為A、B、C、D、E、G、W七類
- G類空域可供微型、輕型、小型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
4、eVTOL產品體系及低空經濟核心應用場景
- 低空經濟應用載體——低空經濟的eVTOL產業鏈及產品體系
- eVTOL 技術標準落地促進未來垂直起降場基礎設施建設
- 低空經濟的使用場景和民用無人機主要應用領域及場景分析
4、 低空基礎設施的地面保障、新型基礎設施和網絡基礎設施
- 地面保障基礎設施以各類通航、直升機起降基礎設施設備為主
- 新型基礎設施以低空智聯網和能源基礎設施為主
- 起降、通信、充電等低空基礎設施建設是重要基礎支撐
- 低空智聯網能力建設5G通信、導航、監視、氣象、頻譜地圖測繪
5、 中國發展低空經濟的路徑及推進低空管控標準體系建設方向
- 低空經濟配套設施:空管與監測系統建設
- 空管系統是低空經濟交通管理系統的核心
- 空域的分類化、精細化、協同化推進進展
- 低空監視、低空飛行管理與服務、低空安全防控
阮曉東,中科院博士,區域經濟及建筑工程領域研究專家。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機構研究員,現任中宏國研信息技術研究院城市發展部部長,兼任國家發改委城市發展與小城鎮中心中城智庫高級研究員,中國能源研究會新能源專委會研究員,中建、中交、華潤、電建、中鐵、國家電網等企業顧問。多年區域規劃及經濟咨詢經歷,具備數量經濟分析和全產業鏈分析雙重能力,以國際國內互動的視角解析宏觀經濟、產業經濟和戰略決策的平衡、基本面和不確定性。致力于區域經濟及產業經濟、區域規劃及產業規劃、基礎設施投融資,產業數字化與數智化創新,“一帶一路”戰略熱點、新型城鎮化和綜合改革配套等方向課題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