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要
企業發展需要資金推動,資金來源依靠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中小企業大都沒有抵押物且現金流不足,因此依靠銀行貸款和發行債券十分困難。從國際經驗看,中小企業融資主要依靠股權融資。股權投資的回報主要依靠現金紅利和資本利得,現金紅利很難取得理想收益甚至很難收回成本,股權退出變現才是股權投資取得收益的主渠道,而股權退出變現主要依靠資本市場。因此,企業融資需要資本市場的支撐。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需要在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和選擇適合的資本市場上做好充分準備。
(一)產業升級。在充分了解國際形勢、國內經濟形勢、二十大報告、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供給側經濟結構調整的內在邏輯的基礎上,提出重點關注的六大產業。
(二)技術創新。在充分解讀數字經濟、六大技術、四新經濟的基礎上,提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策略。
(三)選擇適合的資本市場。從歷史的軌跡層面深刻理解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形成動因、歷史使命和功能定位,從而讓企業自主尋找合適的資本市場。
(四)上市的準備工作。在了解各個資本市場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讓企業在經營業績、規范運營、治理結構、科創屬性等方面做好準備。
(五)上市路徑。除傳統的上市路徑外,特別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轉板上市的路徑,并進行了深入地分析。
(六)資本運作。在股權激勵、重組并購、金融科技等方面進行實操性講解。
(七)資產配置。在十大領域的資產配置上進行分析性講解,特別在房地產、股票二級市場、場外市場投資上做重點講解。
課程大綱
一、國內經濟發展思路
(一)第一產業:補短板
1、脫貧攻堅
2、振興鄉村
(二)第二產業:高質量發展
1、高端制造
2、科技創新
3、雙創
4、降成本
(三)第三產業:擠泡沫
1、防范房地產風險:房住不炒
(1)去產能
(2)去庫存
2、防范金融風險:去杠桿
(1)去中間環節
(2)去資金空轉
(3)去間接融資
(4)去國企負債率
3、防范地方債務風險:樹立正確政績觀
(1)募集社會資本
(2)充分利用資源
(3)實行寬松貨幣政策
二、國際關系應對策略
三、產業升級策略之一:關注重點行業
四、產業升級策略之二:應用數字技術
五、企業融資發展途徑
六、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的基本要求
(一)充分體現經營業績
(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三)依法合規規范運營
(四)完善治理結構
七、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八、中小企業對接資本市場路徑選擇
九、轉板上市方案之一:上股交——科創板
(一)轉板路徑
Q板——科創Q板/上股交科創板——科創板
(二)現行轉板機制
IPO+大數據畫像+上股交背書+地方政府背書=綠色通道一個月成功上市
(三)未來轉板機制
1、監管互信
2、介紹上市
3、快速保薦
(四)Q板及科創Q板
(五)科創板暨上股交科創板*5
十、轉板上市方案之二:新三板——北交所—科創板/創業板
(一)轉板路徑
新三板基礎層——新三板創新層——北交所——科創板/創業板
(二)新三板基礎層暨上股交E板
(三)北京證券交易所及新三板創新層
十一、善于利用資本市場的優勢促進企業發展
十二、注冊制與做市商
十三、基金份額轉讓系統
十四、股權激勵
十五、股權分配策略
十六、企業重組并購
十七、企業估值方法
十八、資產配置策略
十九、股票二級市場投資操作
二十、房地產投資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