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涉及企業估值的實踐非常豐富,但是理論和準則等起步較晚,監管也有自身特色,再加上互聯網等新技術與新商業模式的估值挑戰,導致市場相關主體對企業估值的分歧和爭議不斷。
本課程結合相關法律法規,首先從理論上深入闡釋企業估值的本質,系統介紹企業估值的流程與方法,并根據估值的不同目的講授和討論不同行業、不同情況的企業估值案例。
主要內容:
一、企業估值與交易定價
引導案例:雪津啤酒5億凈資產為何能賣58億?
1.企業價值的內涵
——整體性、不確定性、虛擬性
2.企業估值的目的
——合并、收購、資產重組、債務重組、清算、融資、業績考核、VC/PE等
3.價值類型
——清算價值、賬面價值、重置價值、市場價值、投資價值
4.交易定價的影響因素
——控制權、流動性、協同效應、對價方式等
二、企業估值與企業價值評估
引導案例:中國外運吸收合并外運發展(估值)&申萬證券吸收合并宏源證券(評估)
1.企業估值與企業價值評估的相同點
——理論體系、方法模型并無差異
2.企業估值與企業價值評估的不同點
——技術規范不同
——適用性不同
——操作方面不同
三、估值方法
1.基本方法
——資產基礎法、收益法、市場法
2.特定行業的企業估值
——高技術行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等
3.特定目的的企業估值
——并購、IPO、VC/PE、債務重組等
4.特定情況的企業估值
——周期性企業、虧損企業、國有企業
四、相關主題
1.業績對賭與企業估值
——相關法規、對賭主體、對賭條款等
2.企業估值的數據處理
——估值信息、數據選擇與數據處理
3.企業估值涉及的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