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寄語
對于中國的房地產業,從產業特點看,杠桿率高于其他產業。未來三到五年,在去杠桿的大背景下,現金流風險是地產開發商的核心問題,需要注意防風險。
——劉東

上課現場
三天的課程,8月31日由劉東講授《地產業走勢與轉型投資》,9月1日、2日由許豫宏講授《養老地產開發與經營策略》。

名師簡介
劉 東
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員、亞洲投資者學會秘書長、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特邀專家。近十年投融資運作及投融資教育研究工作經驗,從事眾多投資項目調研和投資后管理全國城貿聯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專家。
許豫宏
天津商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清華大學房地產總裁班培訓導師。著名的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顧問。城鄉戰略與旅游地產規劃專家。先后主持《天津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西湖風景名勝區(世界遺產)旅游戰略規劃》《泰山風景名勝區旅游產業發展規劃》《鏡泊湖風景名勝區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等。

精彩語錄
1、投資一個項目的最高目標是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不偏離。所有偏離預期的都叫做風險,如何控制風險,需要加強一定收益下的風險控制能力。
2、養老地產是一門難做的生意,對于已經習慣了房產行業快回報模式的開發商而言,如何在慢回轉的養老產業里做好市場化運作的養老產品,仍是每一個房企需要攻克的難題。
3、中國股市的實質,先是為國有企業改革脫困服務,后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
4、新地產行業未來的投資機會在哪里?專家認為,(1)新地產開發商的并購:市場集中度將提高,中小型開發商將走細分化、專業化道路;(2)物業公司并購;(3)租賃市場將穩健發展;(4)不動產并購;(5)PPP模式下的地產并購;(6)房屋改造修復;(7)新型地產:裝配式房屋及特色地產,如園林地產;(8)針對不良資產處置領域的地產投資;(9)二三線城市與人口凈流入城市的不動產投資;(10)被動式房屋;(11)特色小鎮與美麗鄉村;(12)復合地產與片區開發、產城融合等。
知識錦囊
1、產業地產:是以工業、物流倉儲用地等為主要載體,以企業為投資、開發、運營主體,以滿足服務企業、員工、政府等多方需求為主要內容的一種空間形態。產業地產在提升土地的產業價值、提升城市產業能力、聚集人口與資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房地產企業轉型、實體企業多元化及金融資本投資的新藍海。
2、產權的魔力:產權理論奠基人科斯認為,一個沒有產權的社會,將是一個效率絕對低下、資源配置絕對無效的社會。產權具有明確性、專有性、可轉讓性和可操作性,產權人為占有更多利潤,就會著魔般地提升經濟效率,激發要素活力。
3、中央公園的源起:紐約·中央公園的建設想法首先形成于1850年代。當時的想法是為所有的曼哈頓居民謀得一處清閑幽靜之處,躲避城市喧囂。 最初的計劃是在東河岸叫做瓊斯森林Jones Woods的地方建一個小一點的公園。但是后來的建設者們選擇了一個面積更大,位置更靠近市中心的地址——曼哈頓島的正中央。于是一個經典誕生了,紐約中央公園被認為是世界公園的典范,如今的中央公園已成為曼哈頓的市中心。 公園地產是城市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人生觀的轉變。要想在一個城市中真正健康地居住,購買公園地產是一個相對明智的選擇。
課程評價
開課期間,一位來自河南的企業家王俊偉向筆者講述了他眼中的養老地產,及其對未來養老地產的規劃。他希望從課堂中汲取更多的商業知識,為自己的企業提質增效、保駕護航。
本期的課程,老師觀點新穎、視角獨特,全方位、多角度講述旅游地產、養老地產、公園地產、體育場館的運營建設、山地改造項目,以及地下工程項目,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探索,以法院判例深度解析“明股實債”的潛在風險;以海外酒店并購,說明投資模式和運營思路;以“包租婆”為例,說明住宅租賃市場的創新和裂變發展。信息量大,案例富有啟示性,深受學員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