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試工的廚師很勤快也很有管理頭腦,他除了自己帶頭外,還經常與其他廚師來一場“綁湖蟹比賽”。比賽時,包括酒店老板在內的所有人都為他的技術所折服——他5分鐘綁20只湖蟹,其他廚師最多綁12只!讓老板更加滿意的是,他懂得用比賽來提高大家做事的效率!之前他們5分鐘最多只能綁10只。
接下來3天是另一位應聘者,同樣的,他也懂得“競爭”的道理,所以每天一開始綁湖蟹他就號召大家來比賽,但是幾乎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廚師的動作并不快,然而他的喊聲卻很大,于是,這幾乎成為大家的笑料。
盡管如此,這位廚師并沒有覺得羞愧,他反而用更大的聲音喊著一定要追上其他廚師,他拼命加快速度追,其他的員工自然也就拼命地不讓他追上,直到第6天試工結束,他綁湖蟹的效率依舊落在那些廚師的后面。
很快到了決定聘用誰的時候,第一位廚師認為老板聘用的一定是他,酒店其他員工也都這樣認為。但是當老板作出決定的時候,讓所有人都懷疑是聽錯了——他錄用了第二位廚師!作為一名廚師長,干活的效率竟然比手下的員工還慢,那怎么服眾啊?
酒店老板說出了其中的奧秘:第一位應聘廚師雖然手腳很快,但由于他總是贏而讓大家缺乏自信和動力。
而第二位廚師做事的手腳雖然慢,但他的“步步緊逼”逼迫著大家既興奮又緊張地拼命加快速度,不讓他追上,就在這追與趕之間,每個人都在無意識中提高了勞動效率。接著老板讓所有員工再綁一次湖蟹做試驗,這次幾乎讓所有員工都意外——他們竟然每5分鐘可以綁18只湖蟹了。
員工沒有想到的是,剛才在老板辦公室里,第二位廚師已經當著老板的面綁過一次湖蟹,他的效率是每5分鐘可以綁25只湖蟹。
“我是故意讓別人贏的!只有贏才會給人自信和動力!”他說,“我一個人少綁10只湖蟹,但是其余10個人由此有了積極性,每個人多綁了6只,也就是說,我一個人少了10只,其余的人卻由此而增加了60只。60只減去10只,那么總效率就相當于每5分鐘提高了50只!”
作為一個管理人員,他的價值不光在于個人創造的效益如何,而是在他管理之下的整體效益如何。輸給下屬,這是一個管理者的智慧和胸襟。
#####$$$$$----- 看門的大爺111 建國初期,某研究所拆開一臺蘇產機器,所有工程師都傻眼了。里面近一百根管子,盤根錯節,很難分清出口和入口,大家絞盡腦汁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