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保健品“死亡名單”風波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完美公司是否真如投訴者所說的那樣“命案纏身”呢?不管最后結果怎么樣,這次風波對直銷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各方面的教訓也是深刻的。
國內某著名雜志在2007年13期刊登了題為《完美保健品“死亡名單”調查》和《完美產品:究竟是完美保健品還是死亡催化劑?》的報道,完美公司的系列產品被懷疑配方改變后從而導致鋅含量超標,造成50多人死、病、殘。該報道一經刊出,國內一片嘩然,國內眾多媒體、網站互相轉載。
完美公司頓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產品信任危機。針對于此,完美公司調動各方力量開展危機公關。至今,完美的“死亡名單”風波暫告一段落,社會公眾在耐心等待國家質檢部門做出科學、權威的判斷,給消費者一個確切的說法,對此次風波下一個最終的結論。
是耶非耶?這是個問題
完美公司總裁胡瑞連在對“死亡名單”事件的回應中說,某雜志記者“錯誤采信未經核實的材料,運用大量肯定性、結論性、傾向性和煽動性語言撰寫而成的失實報道,嚴重詆毀完美公司及公司產品的聲譽。對于此種有悖新聞道德與職業操守,有悖于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的行為,完美公司深表遺憾”。
據本刊記者了解,某雜志記者獲知投訴后,為此事進行了深入的采訪,足跡遍及上海、浙江寧波、福建福清、江西瑞昌等地,拿到的一份名為“使用完美產品受傷害客戶資料(部分)”的名單,其中的受害者遍布全國各地。不但姓名、家庭住址十分詳細,連每個客戶的受害情況、聯系方式、年齡等詳細資料都完全公開。他隨機撥打了其中近20個消費者或其家屬的電話,絕大多數被訪者都接通了電話,并聲稱確實是完美產品的“受害者”。而完美公司卻稱其為“失實報道”,表示公司一貫堅持“追求完美”的質量方針,通過對整個生產過程中影響產品質量的危害因素的分析,對可能存在的危害點進行嚴格的檢測和控制。這其中究竟孰是孰非呢?
在3月31日完美公司中山新聞發布會上以及在隨后的時間里,先后有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省藥監局、中山市工商局、中山市質監局等多個政府部門,以及馬來西亞領事館和中國保健協會為完美公司陳詞,表示針對完美產品的負面報道“是不真實的,缺乏事實根據的”,“完美蘆薈礦物晶”是安全無毒的合格產品。完美公司也專門請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品安全監管處處長羅平華發表了《對網上有關完美公司產品報道的幾點意見》,為完美的“失實”報道逐一澄清。
從完美公司危機公關的情況來看,其調動各方面資源的能力之大、請人之多,實屬罕見。用公司有關人員的話來說,是“這些權威專家都出來幫助說話了,就不需要我們企業再說什么了”。但某雜志記者的采訪對象也相當廣泛而具體,這又讓外界更加感到“霧里看花”。
“斗士”的能量
從公開材料中可以看出,在這份核心的“死亡名單”中“受害者”幾乎遍及全國各地,比較密集的是浙江、江蘇和山東,這三個省的“受害者”占了名單總數的60%左右。
“受害者”為何如此密集地出現在這些省份,被一些媒體稱為“反完美斗士”的郭廷江有自己的說法。郭廷江表示,浙江、江蘇和山東每個地方都有一個維權意識比較強的“受害者”,他們通過信訪、尋求媒體幫助等形式,控訴完美產品,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本刊記者了解到,郭廷江原為完美公司的經銷商,但后因“退店糾紛”而與完美公司結怨,最初他廣泛收集其他完美經銷商退店糾紛的材料,到后來就逐步將目光鎖定在那些據稱因服用完美產品而生病、致殘甚至死亡的人。現在,郭廷江幾乎成了完美保健品“受害者”的代言人,并且他四處舉報并持續地進行投訴,堅持與完美抗爭到底。
這樣,一場“反完美運動”就由此展開。
據公開信息顯示,教師出身的郭廷江2002年7月加盟完美公司,在福建福清市開設了第二家完美專賣店“福清市龍田美之源蘆薈日用品店”,并自任店長。2004年12月,他又向完美公司提交了店鋪結業申請。在退店過程中,郭廷江提出店鋪中未 銷售 的貨物全部退還的要求,而完美公司認為該批貨物中的部分產品已經過期,而且數量不實,不能全部退還。雙方協商數月一直也沒有結果。2005年3月,郭廷江把完美公司的一部分產品在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作了檢驗,“結果顯示‘完美蘆薈礦物晶沖劑’的多項檢驗結果超標”,但“完美公司不予認同”。
據悉,郭廷江曾親自組織過受害者家屬一起去完美某分公司打橫幅靜坐抗議。
對于這一切,完美公司表示,“郭廷江原為完美經銷商,但因向公司虛報業績騙取銷售傭金,被查處并解除資格。郭廷江懷著報復心理向國家職能部門和媒體投遞不實舉報信,故意破壞公司形象。”在3月31日中山的新聞發布會上,完美總裁胡瑞連也特別表示,“這件事可能還存在著不正當的商業競爭”。
公眾期盼明確的說法
公開的資料顯示,完美公司作為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僑資企業,自1994年由馬來西亞完美資源有限公司和中山市健康飲料廠聯合創立至今,恪守“在中國長久經營的理念不變、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的理念不變、為業務員提供事業發展的機會不變”的三大承諾,不斷為中國消費者提供產品和服務。
據介紹,完美公司為保證產品的質量做出了很多的努力。為杜絕重金屬對人體的危害,完美公司除了配備常規的質量檢測外,還配備了“原子分光光度計”,這種儀器能檢測出被檢產品中的重金屬元素含量達到PPb級即十億分之一單位。
危機公關中出來為完美作證的多個部門均表示,相關報道以完美保健產品“鋅”含量超出一般食品標準為根據,并繼而得出產品“微量元素”超標的結論是對標準的錯誤引用,沒有科學根據,也就是說 “完美產品所含的微量元素不超標”。那么,為什么還引起了這樣的一場軒然大波呢?
針對某雜志提及的50多人死、病、殘均與完美產品有關的說法,完美老總胡瑞連介紹,曾經有17人向完美公司進行申訴,但發現這些反映完美產品有問題的人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完美公司的產品有問題。另外的30多人根本就沒有向完美公司申訴過。完美公司聲稱,迄今為止,公司未收到任何一份可信的材料,證明完美牌保健品致消費者死、病、殘的事實。
至今,國家質檢總局等有關權威部門還未做出結論。完美產品究竟是“完美保健品”還是“死亡催化劑”?各方都希望早日見到“完美事件”的真相,消費者更是拭目以待!
相關鏈接:完美為什么近來問題不斷?
有網友對近些時日以來關于完美事件的分析大致有以下三種:
1、店大欺客說:有人說完美店大欺客,營業額大了,就開始怠慢其衣食父母了。對優惠顧客售后服務管理不到位,經銷商夸大與濫用產品功能,事發后公司多將責任推到專賣店與經銷商一層,同時以公關手段施壓于當事人,而不采取公司出面進行友善解決。說白了就是—忘本了!
2、競爭對手說:有人說完美結怨于早年分家出去的 北京 某企業已經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該企業老廖開拓南方市場時,被完美假南方某地的地方政府手段“請進去”過,為雪恥老廖在競爭市場的同時,亦于各地展開了非常手段,所以完美才于最近官方公示呼吁“競爭對手”STOP不正當競爭云云。
3、媒體對立說:完美歷年來捐善款無數于民間各地興辦教育與慈善,奈何各大媒體及其相關媒體人士無緣沾邊半點腥味,加之各地方關系維護到位,每每媒體人士發現新聞線索一類,皆被槍殺稿件較多,甚至動用到以國安局出面打招呼。加之有起訴某記者令其獲罪之案例,引舉雖有殺雞儆猴之意味,卻忘卻古人曾云:兔死狐悲;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媒體人有機會時也會借機興風作浪……
有第四種么?大抵我的分析應該是綜合前三種,名曰“樹大招風”說。其意義,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