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車大戰之易到篇。易到,這個國內專車市場的開創者,歷經艱辛從0到1。我記得有一次吃飯,易到創始人周航說起剛創業時,找租車公司合作。對方問:你們是不是錢特多?周航說:不多。對方又問:你們是不是政府資源特強?周航說:沒有。對方很不理解的說:那為什么做這個!
但在2015年,易到卻遭遇悲情之年,先是被Uber、滴滴降維攻擊,又遇到神州專車的打劫。有一段時間,很多人都認為,易到正跌出前三。我是易到的白金卡用戶,還是挺擔心的。
沒想到,專車燒錢補貼大戰烽煙再起。在這場戰爭中,易到用車打了一波小反擊,通過“充返100%”的土豪行動,搶到不少用戶。據悉,易到的日訂單量已超過50萬單,神州專車日訂單量10萬左右,易到已超神州專車3倍,基本與優步持平。
最近見到一個易到的高管,說,經過150天的激戰,APP下載量逆襲Uber,還給我曬了一張圖。Uber是專車市場的一個標桿,這也算是部分逆襲。當然下載量不能說明一切,但我們也能夠從側面看出專車行業的血雨腥風。
在我看來,專車大戰,血仍未冷。
我更關心的是,一個創業公司如何應對巨頭的絞殺?從這場補貼大戰中,創業者應該看清哪些創業真相?
真相1:必須擁抱生態鏈競爭
前幾天,在一個智能家居論壇上,跟極米創始人鐘波、三個爸爸創始人戴賽鷹爭論一個問題:創業公司要不要自己做生態鏈?
一個說:創業公司做生態鏈必死!
一個說:創業公司不做生態鏈必死!
在幾天前的2016中國IT領袖峰會上,賈躍亭直言BAT是壓在創業者身上的三座大山,壓的這些人喘不過氣,這確實是赤裸裸的現實。
我的觀點是創業者必須擁抱生態鏈競爭,即使不做生態鏈,也要找到跟自己適配的生態鏈聯盟。
在專車大戰中這一點體現的就十分明顯。Uber背后是百度,滴滴背后是騰訊,易到背后是樂視,現在的競爭早已不是單槍匹馬的競爭,是生態鏈的競爭。
對于大多數創業者而言,現實的情況不是另起門戶搞出一個生態鏈,而是靠近生態。當創業到一定階段的時候,要學會卡位,這里講的卡位不是說卡某一個行業的位,而是學會卡某一個生態鏈的位,可能是BAT,可能是小米,也可能是樂視。我認為當你的企業達到5億人民幣估值規模的時候,就要開始考慮生態鏈的競爭了,因為生態鏈競爭的背后是流量的競爭。
真相2:流量是最狠的武器
最近,我看到創業導師紀中展發了個朋友圈:“最近又開始恢復用易到了,原因很簡單,充100返100,低過出租車。剛剛在車上,司機說‘易到被樂視收購以后底氣足,之前差點被滴滴打死了’。他揮了揮另外一部手機說滴滴專車一上午就響一聲。”這位司機之前是易到司機,后來是滴滴司機,現在又是易到司機了,誰家活多補貼多咱就舉誰的旗,我也一樣,誰價錢低咱就坐誰的車。
這更是赤裸裸的現實。
去年,易到用車CEO周航曾對專車界的補貼大戰嗤之以鼻,“燒錢模式不可持續,價格戰太幼稚”。如今,周航卻已改口,“易到同樣也會燒錢,但易到的燒錢效率可能會比競爭對手高很多。”
燒錢的背后是什么,還是流量。我經常說,互聯網是一個流量黑暗森林,要想在這個黑暗森林存活,必須打造好自己的產品模式:一個是流量產品;一個是核心的口碑產品。
周航此前對流量也發表過自己的看法:“誰擁有客戶,在互聯網的語言中就是誰擁有流量,按我的話說,有流量就擁有了核武器。”
“但是什么樣的流量值錢?很多人都說自己有流量,一個天氣預報也說有3、4億的客戶,但是我告訴大家,什么樣的流量是有價值的?就是交易型的流量,那就是氫彈,大家記住,有交易的流量,如果誰可以掌握有交易的流量,你幾乎可以擁有一個新的世界了,這就是互聯網。”
在互聯網領域,沒有流量必死,沒有流量產品也會被別人從入口狙殺,這也是創業公司必須面對的另一個殘酷真相。
真相3: 差異化是關鍵
面對血海競爭,如何做出差異化也是創業者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
說到出行領域,目前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多,同時人們對于出行的便利性和效率的訴求也在提升,專車服務相比其他出行方式價格更高,對服務的要求也更高。
滴滴、Uber打的是快速,神州專車打的是專業司機專業車輛,易到如何在這種情況下做出強差異化?
周航此前曾表示,易到用車從2016年年初打出了三個服務標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叫易到,都有車;叫易到,不用打電話;坐易到,不怕司機不認路。對用戶來說,這是最直接可感知的差異。
易到希望用“有溫度的服務”跟其他幾家PK,主要使了這幾招:
1、顛覆價格。從去年11月中旬開始,易到開始用一輪輪的價格戰強勢回歸市場,從去年年底充100返100的活動到現在仍在持續的首充100返120一直都以低折扣在行業中一輪輪地搶奪用戶。
2、極致產品。專車的服務牌是一個關鍵,如何把服務更極致?“差異化”一直都是易到品牌的一個發展方向,易到設計了不少差異化產品:如機場快捷登記及休息服務CIP通道;可設置用車喜好、一些個性化專車線路等等這都是其他用車軟件匱乏的服務。
3、生態體驗。自易到融入樂視生態板塊后,打造完善的生態專車一直受到廣泛關注,此前易到就推出過特斯拉生態專車。不難看出,周航決意要徹底顛覆汽車共享和社會化運營體驗。
賈躍亭此前表示2016年易到用車的目標是生態專車模式初步形成,每日訂單數達到100萬,增加運營車輛100萬輛,突破100萬名司機。
最后回歸到這次的專車補貼大戰:
我認為,中國搞共享經濟至少目前來看還處在水土不服的階段。共享經濟在中國不比美國,中國的資源不夠,永遠是靠搶的,誰先搶到了誰牛掰。可以這樣說,共享經濟是詩和遠方的田野,但現在還是獲取資源期,比的是獲取效率和成本,誰又能不看重這眼前的茍且呢?
補貼約等于流量。不要以為通過補貼吸引了一大批用戶之后,就可以逐漸放棄補貼,補貼永遠有用,這也是一個新來者挑戰大佬的重要手段之一。
劉慈欣在《三體2:黑暗森林》中那段像刀一樣鋒利的描述,在專車領域真實發生著: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
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
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
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
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
連呼吸都小心翼翼 他必須小心,
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