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團800”統計,截至10 月底國內團購網站總數為2908 家,相比去年8 月份鼎盛時期的5058 家,已經減少了2150 家,減少了42.5%。此外較9 月份減少11 家。
自今年4 月份以來,團購網站數量已經連續6 個月每月凈減數量達到兩位數。在今年5 月中旬,“團800”對團購網站存活率的一次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在780 個采用獨立域名的團購網站中, 僅有339 家網站處于活躍狀態。14 天后,“團800”又針對仍然活躍的339 家團購網站進行了調查,發現僅有262 家網站仍處于正常運營狀態,這意味著每日 至少有五家網站“死亡”。
而縱觀團購網站生死存亡,拉手、窩窩等 上市 無望,F團與高朋合并,24券、團寶等排名靠前的團購網站都紛紛因資金困境敗下陣來。i天下網商整理了六家經歷了大起大落的團購網站,他們的命運可謂是跌宕起伏,透過他們,或許能感知團購網站生存狀態。
團寶網:跑路打不死,開放再來過
熟悉團購的人都知道,團寶網曾經是業內叱咤風云的明星, 但是2011年下半年開始走下坡路。去年9月到11月,團寶網每個月的營業額只有600多萬元,業績下滑60%。有媒體報道團寶網因融資失敗被迫裁員,裁員比例超過50%,并且還引發60余名團寶員工集體維權。
在第三輪融資失敗后,企業生存危機陸續爆發。今年春節過后上班第一天, 100多名員工投訴團寶網欠薪,員工與老板處于緊張的對峙狀態。團寶網不僅拖欠員工數百萬工資,還拖欠商家至少上千萬的欠款。全國各地的商家開始聯合,打算起訴團寶網以及其創始人任春雷。
面對員工和商家的集體討債,團寶網顯得岌岌可危。更有知情人士爆料,任春雷已私下注冊了另一家團寶網公司,目的是原公司申請破產后,躲避對公司員工工資、商家欠款以及消費者預付款的清償。
一時間,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如果任春雷真的如此行事,那么今后他在圈里就很難生存了。幾日后,任春雷發表發布微博辟謠稱,自己絕沒有金蟬脫殼,也將竭盡所能捍衛團寶網。任春雷表示,團寶(中國)商務有限公司是他之前根據VIE結構而依法設立的,與媒體報道的金蟬脫殼毫不相干。同時任春雷承諾,他會竭盡所能地捍衛團寶網,維護與之相關的各方利益。最后任春雷也希望妄論者們能夠惜言。
日前,被披露“跑路”的任春雷高調重返公眾視野,并且宣布新的團寶網tuanbao.com上線。據任春雷透露,目前消費者的欠款已經結清,員工工資在拖欠數天內也已補上(除了部分離職補償),最大的部分商家欠款也已大部分還清,團寶網僅剩10%左右的債務。
與其他因資金問題選擇關站的做法不一樣,雖然團寶網陷入困境,但任春雷并沒有關閉網站,他認為“一旦關了團寶網就真的斷了”。
這個“新團寶網”強調的概念是“創業”——不僅僅是商家可自主發布團購項目,同時鼓勵個人幫助企業發布項目、或宣傳推廣團購項目獲得收益。
雖然現在還不考慮盈利的事情,但任春雷認為,新模式成本很低,“盈利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擺在團寶網面前有兩個必須解決的問題,一是流量、二是質量。
點評:“堅持不一定成功,放棄一定失敗”,任春雷諳此理。再造團寶網,開放性平臺是創新還是曇花,只能交給市場去檢驗。
窩窩團:欠款風波后,投靠大平臺
今年九月,一則“窩窩團拖欠供應商貨款”的新聞引起業界嘩然。杭州九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汛)的業務負責人楊嘉向媒體透露,窩窩團自5月開始推遲付款,截至8月31日,窩窩團共拖欠九汛公司貨款總計93462.1元。
對此,窩窩團董事長特別助理楊國強承認,窩窩團與九汛公司的貨款的確存在一部分沒有結算,但對于為什么拖欠貨款,楊國強稱另有緣由。他表示,為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和商家,與此同時,窩窩團組建廉正部門,在團購行業打響了反腐第一槍。
據楊嘉介紹,窩窩團的合作企業中,被拖欠貨款的并不止九汛一家。不過,對于這一說法,楊國強予以否認。“這次涉及九汛的欠款只是個案,而且情況特殊,并不存在其他欠款事件,窩窩團的資金鏈沒有問題。”楊國強表示。
事實上,這并不是窩窩團第一次出現欠款風波。今年年初,在被外媒曝出即將赴美上市消息的第二天,窩窩團合作伙伴網絡 營銷 服務商億瑪在線的6名員工,在位于 北京 上地的窩窩團總部門前拉起條幅,向其索要多達200萬元的廣告費欠款,為窩窩團上市蒙上了一層陰影。而這一次欠款事件,又讓業內把目光集中到窩窩團的資金鏈上。
在此之后,窩窩團似乎把目標鎖定在了入駐開放平臺上。
11月12日,蘇寧易購確認其團購頻道將于窩窩團獨家合作共同運營。窩窩團將提供生活服務類團單,蘇寧易購負責提供平臺 銷售 。對于一個沒有團購經驗的公司來說,蘇寧易購與窩窩團合作可以利用后者既有的商家關系、銷售團隊和運營經驗,為自身減少運營成本、降低風險。
12月4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聚劃算事業群與窩窩商城和滿座網聯合宣布,窩窩和滿座將在淘寶生活開設店鋪,并將城市生活服務接入聚劃算。
據了解,今年10月聚劃算分別與窩窩商城和滿座網正式開始系統層面對接,主要接入餐飲和電影票等業務。窩窩此次接入聚劃算將帶入36個城市的生活服務。此外,淘寶“滿座網”店鋪接入21個城市。據了解,此前正與聚劃算后臺打通中,目前這兩個店鋪正在進行上傳服務、店鋪美化等試運營工作。
點評:有競爭才有進步,有整合才能統一;“投靠”大平臺,樹大好乘涼。
24券:投資人和創業者的爭鋒
10月20日,團購網站24券在官網發布聲明稱,因公司經營業務的重大調整,公司決定暫時進入一段時間的“長假期”,“未來幾周時間內”無法為客戶提供服務。這似乎意味著一個曾經的團購網站“巨人”倒下了,因為沒有人知道這個“長假期”究竟有多長。
24券官方微博當天轉發的一則聲明稱,24券此番停業,主要原因是老股東突然撤資,投資人與創業者矛盾升級,以及突發債權人申請強制索賠造成的。
24券現管理層在一份聲明中稱,2012年9月,老股東暗中將公司資金抽走,直接影響到日常運營活動。在協調未果的情況下,24券管理層與股東方徹底反目,管理團隊決定,“24券全員執行暫停經營,以待股東層面解決合理團隊激勵和資金問題后回復正常運營。”
有業內人士認為,團購行業入冬還不足以描述24券的窘境。24券自2010年3月成立以來,已進行過多輪融資,其中最具爭議的是其A輪投資者成功集團,據杜一楠此前所稱,正是成功集團強制派駐其代表人士、直接干擾公司管理層的做法,造成了雙方多次齟齬,以及一波被迫裁員。
按照24券創始人杜一楠的說法,是投資方不遵守游戲規則;而按照24券投資人的說法,則是創始人不遵守游戲規則。
業內人士分析,導致24券的悲劇的原因還可歸納為以下幾點:一、公司管理制度尤其是財務較差;二、創始人團隊話語權過弱、法律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不足;三、與投資人關系處理不當。
點評:創業有風險,但是即使是網絡團購,也應該遵循最基本的游戲規則。
F團(高朋):背靠騰訊,抱團過冬
騰訊與Groupon今年6月聯合宣布,將合并高朋網與F團為一家全新公司,原F團CEO林寧擔任新公司CEO。新公司將由分別來自高朋網和F團的高級管理人員所組成的管理團隊所管理。高朋網和F團兩個品牌將繼續存在,面向不同細分市場。與之前投資的高朋網一樣,Groupon將成為新公司的少數權益股東。
8月1日,團購網站F團宣布原實體公司“北京卡拉互動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變更為“北京網羅天下生活科技有限公司”,F團與高朋兩個平臺均納入其中。新公司的英文名GROUPNET,并發布新的LOGO。
F團表示,新的公司全新的品牌Logo則以GROUPNET為主體,品牌標語為“網羅天下 生活科技”。未來將專注于O2O市場,成為一站式多平臺的團購企業。
根據此前的介紹,合并后,高朋主要呈現偏高端的本地服務或商品,而F團則主要聚焦于普通白領用戶。但雙方的銷售團隊將進行整合,合并為統一的銷售部門,不再像此前一樣各自負責各自的銷售業務。
高朋網CEO林寧近日在接受采訪時首度披露整合之后的公司架構,稱騰訊占股超過30%,Groupon僅占股19%,高朋管理層占股超過40%。其中公司董事會中并無Groupon席位,高朋日常決策也無需向對方做過多匯報。此外,目前高朋網團隊整合已經完成,F團與QQ團購將于明年初完成向高朋網品牌的全面跳轉切換。
“12月15日開始,三家網站都將統一為高朋網,以后會將流量逐步導到現有的高朋網上。目前三家網站的后臺基本整合完畢,眼下正在進行賬戶的打通,預計明年1-2月份完成全部的站點和品牌間的跳轉和切換。”林寧說,“到時候會只有一個高朋網存在。”
這是品牌整合的必然結果。但為何留下的是高朋,而非老陣地F團或騰訊氣息更重的QQ團購?
林寧用了三個詞形容這第三家網站,一個是“高富帥”,一個是“屌絲”,一個是“寶馬牌襯衫”。他的解釋是,高朋知名度最高,全球性視野最廣,選擇它最具品牌延續性;F團從小團隊創業開始,經歷摔打,后期才有騰訊資本加入,但品牌認知度不溫不火;QQ團購永遠處于騰訊品牌下,給人感覺專業性并不高,二級域名也不適合長期運營。
林寧并不在意這種品牌整合會給人留下“高朋吞掉F團”的印象,“最重要的是更好地應對市場競爭、搶占市場份額,讓團隊有更高的認同感,讓商品和服務有更多創新點,最終采用高朋網的品牌也是如此考慮”。
作為騰訊的編外電商布局,高朋與騰訊的合作將會更加緊密。林寧透露,騰訊未來在電商的投資將與高朋有相關性,甚至高朋還會與騰訊拍拍等電商網站實現賣家開放、資源互通;針對QQ用戶做精準匹配與推薦;此外高朋與微信合作的“微團購”也已經上線,在線支付也已打通,未來還將推出基于位置的團購推薦等新功能。
點評:所謂“一人智謀短,眾人計謀長”,盡管F團和高朋兩家都處于持續虧損,各自力量也不強,依靠騰訊的資源支撐,不知能否給低迷的團購市場帶來一絲生機。
拉手網:撤銷IPO、架空CEO
今年六月,拉手網正式宣布撤消IPO。拉手網市場部副總裁牛麗華表示:“美國 資本市場 環境不好,撤消IPO有助于拉手網增加團購業務的靈活性。”她表示,目前拉手網的現金流和資金儲備仍是行業第一,全國已經有三分之二的站點實現了盈利。
拉手網內部人士透露,拉手網直到今年4月仍在考慮IPO事宜,但市場環境一直沒有好轉。“處于上還是不上的糾結中,當時拉手已經被投資方要求進行成本控制,最明顯的是4月拉手網大幅減少了團800、360導航等三大導航網站的廣告投放。”
不過,停掉導航網站廣告后,渠道丟失壓力也在加大。導航網站團800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拉手網的銷售額在達到2.59億元后開始下跌,4、5、6月的銷售額分別為1.94億元、1.81億元、1.83億元,銷售排名至6月已經跌至第五名。
有團購行業的人士表示,“盡快上市”一度是吳波和朱嘯虎共同的觀點,由此并不太重視技術積累,而把精力都放在銷售和擴張上。這個觀點在早期體現為大規模的拓張,拉手網曾經用四個月覆蓋了超過200個城市,高峰時他的銷售隊伍達到美團的3倍,地面公車站、央視都出現過“團購上拉手”的口號。
很快,就在今年八月,有消息稱拉手網董事長兼CEO吳波離職。隨后,拉手網出面否認該傳言,稱吳波仍然擔任拉手網董事長,將繼續全面負責公司戰略發展和業務創新。但對吳波是否辭任CEO一職未有明確回應。
據悉,資本方自今年開始已經全面介入拉手網的日常管理,升任COO的周峰全面負責拉手網日常運營,吳波職權被架空,并最終脫離了C EO職位。
公開信息顯示,拉手網2010年4月獲得天使投資,此后又分別在當年6月、12月和2011年4月進行了3輪融資,融資金額分別為500萬美元、5000萬美元和1.11億美元。目前,拉手網第一大股東為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林仁俊,占比38.9%;第二大股東為吳波及其妻子,占比22.6%;第三大股東為聯合創始人賈曉波,占比 13.1%;第四大股東德國風險基金Rebate Networks GmbH,占比12.1%。
點評:平心而論,拉手網的困境不能完全歸咎于吳波一個人,2011年爆炸性發展后,整個中國團購行業目前正經歷著一場痛苦的整合,拉手網現在似乎變成了這次洗牌的受害者。
美團網:淪陷“二重門”
今年九月,有業內人士在微博爆料稱,美團網近期在秘密進行大幅裁員,其中本部裁員150人,涉及部門包括品控、財務、銷售助理、市場、財務等功能部門。據悉,從目前的人員計劃 上看,美團網在每個城市的運營和采編人員約有5—10人。此次裁員后,美團網的全國98個分站中,一二線城市會只留1個運營、1個采編,三線城市則只留1個運營。
這并不是美團網今年的第一次爆出裁員事件。早在今年4月,就曾有媒體報道,稱美團網將裁掉各個地方站的采編人員,裁員將涉及美團網上海站、武漢站、深圳站、杭州等各大主要站。這一連串的新聞聯系在一起,顯得意味深長。
而美團對裁員的官方回應說是假的,不僅不會裁員,還會啟動校園招聘計劃。
繼“裁員門”之后,美團再一次陷入“流水門”。有業內人士通過微博爆料稱,美團的流水很多是刷出來的,許多美團商家的到店率低于60%,而大多優秀團購網站到店率高于90%。該人士還貼出了美團網商家后臺的到店率數據。此前的4月,已有美團員工爆料,美團超過3億元的銷售額很多是刷出來的,刷單比例高達33%。
不過該消息隨后被美團網官方再一次予以否認。
據了解,團購網站刷流水的現象發生,有多種可能,第一種是商家讓團購站刷的,第二種是銷售和商家合謀刷的,第三種是團購網站自己刷的,由于團購網站和商家結算以及給銷售提成都要按實際到店率來計算,所以上述三種情況中,前二者情況很少見,而以第三種情況居多。
分析人士傾向于認為,美團如果存在刷業績行為,更多的應該是為了盡快獲得融資,且有個較高的估值。更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團購網站流量造假、毛利率造假和費用造假盛行,是利益驅動,目的是通過綁架投資人來獲利。但難點是,現在資本市場開始更看中電商企業和團購企業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了。團購網站要想獲得持久的競爭力,必須更應關注如何提升訂單量和毛利率,盡快確立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而不是在銷售額上做文章,否則難免在殘酷的市場洗牌中被淘汰。
點評:無風不起浪,美團網裁員和流水的傳聞不論真實與否,都折射出國內團購網站在達到收支平衡方面的能力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