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上蔑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這是毛澤東的名言。也是許多企業家的座右銘。TCL的李東生,聯想集團的柳傳專,都把此句當作是企業經營的圣經。在TCL李東生的辦公室里,書架上就醒目地擺著一套《毛澤東選集》,或許他的市場謀略就源于此?至少他從毛澤東的軍事理論中,悟到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對敵人最薄弱的環節進行突破。TCL
市場
營銷
就是一個好例子。
“TCL在國內的競爭對手許多,我們沒有看到他和對手正面交鋒。但TCL擁有國內最廣闊的營銷網絡市場,這是TCL進攻的機會,他們選擇的是從渠道運營入手。”TCL在國內市場終端已滲透廣大農村市場,TCL集團液晶電視2009年1-5月
銷售
量已接近08年全年銷售量的60%。受“家電下鄉”擴容及CRT電視升級需求的影響,期內國內市場延續了4月份三位數的強勁增長勢頭,同比上升267.4%,與此同時,海外市場銷量也保持了平穩的增長態勢,并在越南等新興市場獲得良好業績。。
李東生說:“提高核心技術能力和增強國際經營能力,這是TCL集團目前缺乏并需要重點培養的。,戰略上永遠要大膽想象,但戰術上則必須小心謹慎。”李東生喜歡毛澤東,他曾經帶領員工浩浩蕩蕩考察韶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仔細參觀了毛澤東紀念館,瞻仰了毛澤東同志故居,對毛澤東傳奇的經歷和出身充滿敬佩。細細品味,很多中國企業家精神的底色上都有毛澤東的影子,毛澤東仍然是眾多中國企業家內心崇拜和模仿的人物,是指引他們在市場的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明燈。
華為總裁任正非在部隊期間就是“學毛著標兵”,華為的市場攻略、客戶政策、競爭策略以及內部管理與運作,無不打上“毛式”斗爭哲學的烙印。據說任正非一有功夫,就讀《毛選》,琢磨把毛澤東的兵法化為華為的戰略。早在1992年,華為自主研發出交換機及設備后,就采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攻城略地,爭奪阿爾卡特、朗訊、北電等洋巨頭把持的國內市場。有人稱,毛澤東著作的影響也許只有《論語》能夠相比。半部論語治天下,但是,那時候的天下還很小,現在的天下都帶有點國際化的味道,《毛選》依然能大顯威力。
娃哈哈總裁宗慶后也是毛澤東智慧最好的實踐者,娃哈哈采取的農村包圍城市模式,使“非常可樂,中國人自己的可樂”在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眾多洋品牌中脫穎而出,憑借其草根的精神,在中國神州大地銷量穩步上升。毛澤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符號,是兼具幾個行業學家的歷史人物,他的不朽思想、書法詩詞、軍事思維等都是是世界文化價值不菲的遺產。從
企業管理
的視角對之進行解讀是宗慶后最擅長的營銷策略。娃哈哈的市場攻略、客戶政策、競爭策略以及內部管理與運作,無不打上“毛式”斗爭哲學的烙印。其采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攻城略地,一舉攻下洋巨頭把持的國內飲料市場。
企業家的內心都有主席情結。是誰幫咱們翻了身?是誰幫咱們建橋梁?許多企業家熱愛毛往往是出于感恩。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說:“一個國家和民族,能在世界舞臺上與他國平等交往,堅持自己的立場和主張,真是非常可貴。毛澤東讓中國做到了。”潘剛說,中國乳業正處在從單純的數量擴張向整體優化結構、全面提高產業素質和競爭力轉變的關鍵時期,此時學習毛澤東的謀略,學習他老人家的智慧,逆境中,毛澤東的謀略智慧,成了對付國內乳品市場競爭的利器。所以伊利集團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們積極服務于農村、服務于農民。我們對新農村的貢獻不僅在于我們向奶農收奶,發放奶款。這幾年我們累計給奶農發放了150多億奶款,同時給奶農提供了20億的奶資,給他們資金去買奶牛。我們對新農村建設的貢獻更多的是在于不僅僅給他們“輸血”,同時幫助他們“造血”,使農民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早在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時,某軍隊的一個軟件單位就開發了有關毛澤東用兵策略的電腦軟件,而中科研研制的龍芯2號,性能相當于英特爾P3,被命名為“毛澤東110”。
北京
大學開設傳授毛澤東思想與企業經營的課程,報名者踴躍參加這個俱樂部,他們認為,毛澤東就是位頂級的經營大師,從注冊到
上市
就等于二萬五千里長征。
很多人都知道毛澤東一生嗜好讀書,手不釋卷,堪稱學者中的勤奮者。就我們看到的毛澤東的書房照片就知道很多人一生都讀不完那么多汗牛充棟般的書籍。無論是少兒紛爭讀書的階段,還是五四期間摸索救國真理,抑或是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井岡山游擊期間、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都想盡辦法讀書、看報,書籍成了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時刻,我們偉大的領袖還在放大鏡、秘書朗讀等方式堅持學習,相比較而言,我們很多人應該相形見絀。讀書之余,毛澤東寫了大量的讀書心得和書評,而且通過讀書積累的醞釀、升華,很多指導中國革命的思想著作相距問世,可以這么講,毛澤東為中國革命做出的巨大貢獻與其勤于學習有著絕對的關系。
現如今很多企業也逐漸意識到了現代管理理論之一“學習理論”的科學性和重要性,紛紛制定自己的建立學習性組織的制度和計劃,培樣企業的學習氛圍,納入到企業的戰略高度上來。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并開始興起毛澤東熱,是企業管理質的飛躍。所以說未來的企業競爭,最終比的是綜合競爭力的競爭,憑借正確先進的智慧和思維,跨越紅海底層,邁向蔚藍藍海才是經營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