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戰略能有效實施,要特別注意把握以下三件事。
首先,必須正確理解戰略到底是什么。任何戰略都不是偉大的預言,能確保你夢想成真。它只不過是從后向前看提出的一種路徑假設。制定戰略的目的是為了聚焦,決定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有戰略的好處是可以面向未來做今天的事兒。因此,認為戰略萬能,不顧環境、資源條件的變化,刻板地推進戰略是錯誤的,同時,認為戰略無用,該怎么干還怎么干,把戰略當花瓶擺在那兒也是錯誤的。只有清楚戰略的本質是什么,才能知道咋用,才能使其有用。
其次,必須全力推進戰略的執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去做就等于沒有戰略,也無法判斷既定的戰略是否正確。戰略執行應包括對新戰略的不斷學習、溝通和研討,包括落實組織、人員的保障和具體運營活動的配合支撐。就是說,要讓所有的人堅信戰略的選擇和方向是正確的,積極為戰略找方法和做方案,勇于打破常規和現有格局,不斷地克服習慣力和不適感。任何戰略都無法承諾你步步成功,無法保證沒有一點風險,沒有任何負面的東西。用這樣的標準去要求戰略,那就不要去做戰略了,而沒有戰略會面臨更大的風險。戰略的最后勝利不僅在于要努力去做,而且在于要堅持不懈。有多少企業,明明有很好的戰略,就是因為執行中瞻前顧后、猶豫不決而半途夭折,錯失了企業發展的機會。
第三,必須建立戰略的評估調整機制。未來是不確定的,而戰略本身是確定的。因此,一定要不斷地審視,做出適時的調整。一個總體戰略之下,在戰術和策略上有變化是十分必要的,這不是否定戰略,反而是為了更好地執行戰略。上世紀90年代末,國際上有一個動態能力的理論,是指企業有整合、建立、更新企業內外部競爭力以適應變化的技能,以保證競爭優勢的創造和持續,并說,這是一種對能力進行管理的能力。缺乏時時的評估和調整,戰略也無法真正落地。
從某種意義上說,戰略是信念、是格局、是思路、是預判、是分寸度、是方向感。對于進入發展期的企業,有一個正確的戰略并能有效實施,將關系企業的興衰和成敗,萬萬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