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戰略是規劃和計劃的靈魂”博文中指出:企業經營戰略的本質就是要爭取企業經營全局的主動性,使企業能經受住各種可預和不可預的考驗;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自己和戰勝對手,實現企業與外部環境變化的動態平衡,保持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但企業在整個戰略實施過程中出現或產生的風險是不容忽視的。
何謂企業風險呢?從制造型企業系統和特性來理解,無論是在采購、生產、銷售等不同的經營過程,還是在計劃、組織、決策等不同職能領域,所遇到的種種問題都可以稱為企業風險。
從企業經營戰略與實施的角度,它是指由于企業內外環境的不確定性、生產經營活動的復雜性和企業能力的有限性而導致企業的實際收益達不到預期收益,甚至導致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失敗的可能性。在這里筆者簡明扼要地解讀為:
企業內外環境的不確定性是指企業面臨的各種內外因素是不斷變化的,企業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不可能完全控制和把握這些不斷變化的顯性和潛在因素。
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復雜性是指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各種因素不僅不斷的變化,而且這些因素錯綜復雜、相互交織,從當前識別與控制這些因素都會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企業能力的有限性是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受到企業所擁有的人、財、物、技術、信息和時間等各種生產要素的數量、質量和結構上的約束或是限制。
當上述一種或幾種情況中的不利因素超過了有利因素之后,風險便會隨時發生。還有一點就是,企業風險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掌舵人”的要素有關,即與企業決策者的思維方式、風險意識、運籌能力和處理技巧有關。
因此,筆者(佟天佑)認為:從機制上做出預警指引和準備好應對措施,從管理上及時及至地對企業內外環境辨識、對生產經營活動預測、對風險活動決策、對風險過程監控,以及對風險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訓練,都是企業戰略實施過程中有效預防和控制風險的管理。(若轉載請務必注明原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