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銀行內設機構中涉及資本管理和財務運作的部門有四個:會計部(Controller's,也譯作“主計”),資金運營部(Treasurer's,也譯作“司庫”,負責資金的運營管理和 資本市場 操作),財務和風險管理部(Corporate Finance and RiskManagement),以及優惠融資與全球合作關系部 (ConcessionalFinanceandGlobalPartnerships,主要負責為IDA、信托基金及其他伙伴發展計劃募集資金)。這4個部門分別由一名副行長負責,由首席財務官(高級副行長級)負責統一管理。首席財務官同時還負責監督世界銀行集團其他3家機構的資本管理和財務運作。
前面曾經提到,世界銀行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和國際開發協會(IDA)兩家機構組成。雖然這兩個機構的實際關系是“一班人馬、兩塊招牌”,但是在法律地位和財務上是兩個獨立的主體,有各自的財務報告,資金來源和業務品種亦有差別,下面分別介紹。
IBRD的資本管理和財務運作
IBRD在資本管理和財務運作方面的成功首先體現在其盈利狀況方面。在收入方面,IBRD的收入主要來自貸款利息,但是IBRD的貸款利率很低(通常比商 業 銀 行 的 貸 款 利 率 低200-250BPs),且容易受到市場利率變化的影響。在支出方面,世界銀行機構龐大,全球各地的員工總數超過1.3萬人,每年工資、福利、退休金及差旅、辦公費用等支出數額巨大。此外,世界銀行每年還要舉行大量會議、研討、 內部學習 等等,這些活動的經費支出亦相當可觀。世界銀行的財務報告顯示,2008財年,IBRD全年各項收益合計68.6億美元,行政費用支出、捐贈款和技術援助合計達12.5億美元,占其全年總收益的1/6。2009財年,IBRD的利息收入有所下降,導致全年收益下降至50.4億美元,而行政費用開支、捐款卻有所增加,達到了14.41億美元,超過了其全年總收益的1/4。但是,盡管存在上面種種情況,IBRD每年仍可以實現一定的利潤。2008財年,IBRD的利潤高達22.7億美元。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財年,IBRD的收入有所下降,利潤相應有所減少,但仍有5.72億美元。IBRD的利潤被用于補貼IDA,成為后者一個重要的資金來源。
總的來看,世界銀行的總體目標是提供發展援助而非盈利,所以,IBRD在資本管理和財務運作方面雖然也追求利潤,但不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而是“為了保持財務能力和支持發展援助活動賺取必須的收益”。從實際運作的情況看,世界銀行較好地達成了這個目標。IBRD的財務表現得益于具有較高的資本充足率和采用了一套資本管理和財務運作的方法和原則。
IBRD的資本金可以認為是由三部分組成:股東承諾份額(AuthorizedCapital)、實繳資本(Paid-inCapital)和累積資本。累積資本包括貨幣保值備用金(DeferredAmountstoMaintainValueofCurrencyHoldings)、保留利潤(RetainedEarnings)和累積綜合損益(AccumulatedOtherComprehensiveIncome)三項。目前,IBRD各成員國承諾的股東份額合計約1900億美元,但實際繳納的股本金僅為115億美元,占股東承諾份額的6%,其余94%稱 為 待 詔 資 本 (CallableCapital),IBRD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要求成員國在這部分資本的限額內追加實繳資本金。這部分資本從會計上講雖然沒有實際到位,但它實際上為IBRD的債務和貸款承諾提供了一種擔保,因而可以增強IBRD在國際 金融市場 上的信用等級。
與一般商業銀行不同,IBRD不采用傳統的資本充足率的概念,而是用權益與貸款余額之比(Equity-to-LoansRatio)來反映其資本金的充足度。2008財年,IBRD的權益總額(實繳資本%2B累積資本)415.5億美元,按可比價值計算的權益與貸款余額之比為36.71%。2009財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匯率變動等因素影響,IBRD的累積綜合損益由2.53億美元變為-16.83億美元,權益總額相應下降至400.37億美元,但按可比價值計算的權益與貸款余額之比仍達到35.26%,保持了較高水平,高于世界銀行《戰略資本充足率框架》設定的警戒線(23%-27%)。
在資本管理和財務運作方面,IBRD采用了持有相當數量的儲備資產,分散資金來源,大量使用流動性投資組合,嚴格控制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策略。為了平衡資產負債的利率結構、期限結構和貨幣結構,IBRD大量使用互換、掉期金融衍生工具。2009財年,IBRD總資產2754億美元,其中1230.7億美元為證券投資和金融衍生產品,占總資產的44.7%。相比之下,IBRD當年的貸款余額僅為1036.6億美元,是資產總額的37.6%。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以后,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市場流動性下降的局面,IBRD立即采取了延長資產/負債的平均久期(Duration)等措施。為了增加收益,IBRD于2009財年開始實施長期收益證券組合投資計劃,將10億投資于一個由多幣種債券組成的投資組合,并利用互換工具將其轉換為美元資產以規避投資匯率風險。
高資本充足率使世界銀行獲得了AAA級的信用評級;謹慎的投資策略帶來了一定的收益(2008財年給IBRD帶來了11.4億美元的投資收益,2009財年受金融危機影響,IBRD的投資收益有所下降,但仍有6.25億美元);大量應用互換、調期等工具使其資產負債的利率結構、期限結構和貨幣結構實現了較好的匹配。得益于這些因素,IBRD的籌資成本得以控制在LIBOR以下,為其對外提供低息貸款提供了條件。
此外,較強的資本管理和財務運作能力還使IBRD有能力為借款人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金融服務。例如,對于部分貸款品種,借款人往往可以根據國際金融市場匯率變化情況,要求世界銀行調整貸款的計價幣種以達到調整外債結構、規避匯率風險等目的。此外,IBRD的資金運作部門(Treasury)也在利用自己的這種資本市場運作能力,積極拓展財務咨詢服務市場,如針對發展中國家政府和中央銀行推出代客投資理財、債務管理、財務咨詢、貨幣和利率互換等服務。這些活動同時也增加了IBRD的手續費等額外收入。
IDA的資本管理和財務運作
與IBRD不同,IDA的業務以提供無息貸款、贈款和擔保為主,這些業務基本上不會給IDA帶來收入,因此,IDA不可能依靠國際金融市場來籌集資金,其資金來源包括捐贈國的捐款、投資收益和貸款回流資金等內部來源、IBRD和IFC從其經營利潤中提供的轉移支付(transfers)和贈款(grants),以及信托基金和其他捐贈等。
上述來源中,捐贈國的捐款是IDA最主要的資金來源。IDA于1960年成立的時候,為其提供捐款的國家共15個,在此后4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捐贈國不斷增加,目前已經達到45個。IDA的資金通常每三年需要補充(replenishment)一次。每次補充資金時,IDA的管理層首先會與各捐贈國就今后三年所需資金規模(CommitmentAuthority)、需要捐贈國提供捐款的金額和各捐贈國承擔的份額進行協商,計價單位為特別提款權(SDR)。目前,IDA正在執行第15期資金補充計劃。按照該計劃,IDA在2008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間提供發展援助的金額共計278億特別提款權,其中74%來自捐贈國捐款,17%來自投資收益和貸款回流資金等內部來源,其余9%為IBRD和IFC轉移支付和贈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