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十月,選戰正酣。新一屆美國總統大選吸引著全球的目光,驢象之爭舉世矚目。
此番總統選戰可謂不負眾望,高潮迭起,后期更是呈白熱化狀態。總統候選人前兩次辯論,各有勝負,選戰進入膠著狀態。同步民調顯示,兩位候選人的支持率非常接近。選戰進入到最關鍵的第三輪公開辯論階段。
可就在兩位候選人厲兵秣馬全力沖刺的時候,超級颶風桑迪不請自來,讓選戰出現了新的高潮。選票不再由最后一輪辯論的觀點來裁定,颶風成為總統選舉中最具影響力的角色。
選戰如商戰,總統選舉實質其實是不同政治派別向選民 營銷 其價值觀,選舉過程就是營銷過程。而奧巴馬迎戰颶風并最終獲選連任可以視為一次成功的事件營銷。
那么,什么是事件營銷?在商戰中又該如何巧用事件營銷贏得競爭優勢?
事件營銷本質:借勢
事件營銷,在市場競爭環境中,通常有兩種不同的起因。一種是突如其來的偶發事件,另一種則是有意為之的事件。
突如其來的偶發事件對營銷的沖擊是不確定的。因為是偶發的,所以在面對事件時的應對情況,更能反映出企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主動調整和適應的能力。一家企業如能隨時調整自身的經營行為,主動適應市場出現的新變化,無疑會成為市場競爭中的強者,會成為掌握市場主動權的一方。
而企業有意為之的事件,其演變的過程及最后的結果都是企業預設的,因而被認為可控。在企業 營銷策劃 中的事件營銷通常就是專指這類由企業設定的營銷活動,譬如剛剛過去的“光棍節”網上購物的促銷活動,就是典型的由企業借“11·11”這個特別的數字組合演繹出來的一個民間購物狂歡活動。本來“11·11”啥也不是,但卻被好事者無端生造出一個所謂“脫光”的“光棍節”,并籍此把這個日子作為瘋狂購物的由頭。
“11·11”由此成為今年中國網絡購物的一個經典,淘寶,京東,天貓等電子商務購物網站又續寫了一個中國電子商務的神話。
無論是偶發事件,還是有意為之的事件,事件營銷策劃的關鍵在于能找到一個讓公眾接受的新聞賣點,且這個賣點能被塑造成一個新聞眼,聚焦人們的注意力。
突發事件,因其不可預知性和偶發性,打破了社會的正常生活方式,因而成為人們的聚焦點。企業策劃的事件營銷,也因為其有意的運作而被塑造成一個大眾話題,從而形成新的熱點。
事件營銷中的兩種事件起因,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事件必然是能夠成為媒體關注的中心,能夠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企業的促銷行為要想被消費者接受,有一個前提,就是這個信息必須是消費者感興趣的,能夠引起消費者關注的。
事件營銷,并非是事件可以帶動消費,而是隨著事件的發展和傳播,讓消費者通過對事件的關心,聯想到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從而間接帶動企業的市場發展。
事件營銷,是透過對事件的聚焦,讓消費者提升對企業的關注度。通俗地說,就是借勢。十月選戰中,奧巴馬在颶風中的表現就是如此。
颶風來襲,且選戰正處于膠著狀態,奧巴馬應對的策略是第一時間放棄競爭游說和最后的辯論準備,迅急回到白宮,組織和協調救災事宜。此時他的競爭對手卻無計可施,作為在野黨的領導人,他也只好暫停競選活動,干看著奧巴馬表演。
奧巴馬面對桑迪颶風來襲,憑借其對突發事件的良好處置能力,獲得了關鍵的紐約州的支持,同時也獲得了對手陣營的尊重。新澤西州的共和黨州長,也因此將選票投給了自己的對手。
事件營銷成功關鍵:造勢
借勢是事件營銷的一個最常見的操作,但公眾事件的發展往往會與企業營銷的目標出現差異。
突發事件,因其不可預知性和破壞性,成為新聞焦點是自然而然,但那些由企業自己策劃的事件,又是如何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且達到較高的關注程度?這些都將直接影響到企業事件營銷目標的實現。
造勢,是為了吸引眼球,是形成媒體聚焦的一個必需前提。
造勢,是對借勢操作的一種再強化。造勢的過程,也即營銷者因勢利導的過程。通過造勢,讓不可預知的事件朝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同時,造勢也可以強化事件的關注熱度,通過對事件的掌控,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從而占據消費者心智,形成有效的提醒及聯想。
造勢是面對突如其來的事件,善加利用,讓形勢變得更加有利于自己,形成獨特優勢的過程。在桑迪颶風來臨之際,奧巴馬和羅姆尼的選票也是在伯仲之間,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但一場颶風卻讓選戰局勢產生了根本性變化。
利用公眾對桑迪颶風的關注,奧巴馬巧借在任優勢,在人們將關注焦點由選舉轉移到颶風的災害影響時,仍然能夠讓自己處于聚光燈下,保持較高的曝光率。在桑迪颶風肆虐美國東海岸的第一時間,奧巴馬放下選戰正酣的關鍵第三輪辯論前的惟一的游說時機,第一時間趕回白宮,履行美國總統的應盡職責,在颶風肆虐之際,又全力協調受災各聯邦州的抗災救災,成功塑造了一個恪盡職守的總統形象。而他的對手則只能旁觀,無力聚焦公眾注意力。颶風過境,奧巴馬就已穩操勝券。
在由企業自己制造的事件中,造勢,還有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吸引消費者,提高其參與的熱度和積極性。如在網絡中著名的“賈君鵬,你媽喊你回家吃飯”,還有最近流行的“元芳,你怎么看”就是典型的造勢。通過造勢吸引越來越多的參與者,從而達成企業營銷目標。如果企業在事件營銷中,沒有形成熱點,參與者寡,就可能出現“只有事件,沒有新聞”的情況。事件營銷就可能被眾多信息所湮沒,不能發揮應有作用。
成功的造勢,可以讓平淡無奇的事件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讓人不由自主地卷入,而正是這種自發和自覺的卷入,為事件營銷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事件營銷運作:順勢
突發事件,對市場上所有競爭者的影響都是同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