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外貿企業把目光專注于產品品牌的建設,竭力打造內銷的產品品牌。這是傳統的思路,但一定要根據行業特征予以決策。品牌化的渠道具有良好的排他性,也具備良好的整合性,如何理解內銷渠道的品牌化運作呢?
排他性,是指建立內銷的封閉性渠道,實現產品品牌與渠道品牌的統一,并將其他產品排除在外,最典型的類型為專賣店、專區和專柜。從本質上說,力求排他性是對建立產品 銷售 的渠道壁壘,渠道品牌化是對產品品牌的支撐。
在服裝、建材等領域專賣店、專柜和專柜運作非常成熟。但是在食品、飾品等領域依舊存在很大的空間。外貿企業身處服裝、建材等類似領域,會直接考慮內銷渠道的品牌化。當我們身處一些渠道品牌化較弱的行業,進行排他性的渠道建設是內銷渠道的創新。
上海故事是海紫綺服飾的旗下品牌,海紫綺創立于2003年,依托上海故事品牌的運作,迅速擴張成為擁有數百個門店的 女性 飾品品牌。上海故事,主營產品為女性絲巾圍飾、時尚陽傘、時尚手袋等品類,擁有千余個花色品種。
2003年海紫綺成立之初,便以上海故事品怕在上海核心商業圈南京路上開設了第一家專賣店,隨后陸續在淮海路、豫園商城等主要商業中心開設專賣店10余家。
自2006年,上海故事開展特許經營至今,專賣店已輻射到南京、杭州、寧波、福州、青島、天津,哈爾濱等重要城市。
上海故事的千余個產品,基本都是貼牌產品,通過女性飾品的定位,將這些產品納入“上海故事”品牌之下,并通過渠道品牌化運作,形成了綜合產品品牌的優勢。這比做大做強一個個單一品牌,會更加輕松,而且渠道的品牌化,讓企業更加貼近消費者,對渠道實現了直接的控制。
渠道品牌化的另一個特征是整合性。缺乏產品概念提煉經驗的外貿企業,產品概念經常會很生硬。最常看到的是,將產品功能、特性、結構、作用等進行羅列敘述。
還有一種情況經常發生,就是產品概念描述中,總會夾雜著英文。這會讓消費者云里霧里,不知道你要說什么,比如以下描述:
l文具導購員:我們的文件管理產品用的都是進口PP粒子
l汽車導購員:“我們的這款標志307安裝了后輪隨動轉向裝置”
l音響導購員:“我們的產品采用了CRYSTAL解碼芯片CS493263”
l日化品導購員:“我們產品的殺菌成份主要是溴氯海因”
請問有多少消費者知道,“PP粒子”、“后輪隨動轉向裝置”、“CRYSTAL解碼芯片CS493263”、“溴氯海因”這些東西是什么?
給外貿企業內銷做產品概念提煉的時候,我會不斷地強調:提煉好賣點,請說中國話!其中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
1、不要夾雜一些英文,我們的消費者看不懂;
2、不要太專業,大多數消費者不是產品專家;
產品概念是說給客戶聽的,不是給你自己聽的,你明白的東西,或許客戶就不明白。
不能被客戶快速理解的產品概念,花再多錢傳播都是徒勞。用中國消費者的口吻說出來的產品概念,是最好的產品概念。所以,外貿企業做內銷產品的產品概念提煉,不但要強調要找到客戶的需求,讓產品概念切合客戶內心。還要讓我們的產品概念,切合客戶的口吻,這樣的產品概念最容易被記住,也更容易口口相傳
一個容易傳播的產品概念,還有一個最實際的好處,就是傳播成本低!
【鏈接:產品概念提煉的6項黃金法則】
面對琳瑯滿目的產品,如何進行產品概念提煉,必須遵循以下6項法則。
1、市場有其需
產品概念的訴求對象是目標消費者,無論是樹立企業形象、說明產品功能還是美化企業品牌,產品概念最終是要實現產品銷售。
因此,市場有需求是產品概念提煉的基礎要素,無論這種需求是現實存在的還是潛在,產品概念必須緊扣消費者的需求。
2、企業有其實
產品概念必須是企業能做到的客觀事實,胡亂捏造的產品概念,最終只會在市場的操作中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3、產品有其特
產品概念應盡力做到差異性,也就是產品的獨特特性。產品有其特,為產品概念提煉提供了最有力的素材,也是打動消費者最關鍵的要素。
4、確實有其人
產品有市場需求,但在進行產品提煉的過程中,一個指標值得考量,就是到底消費者的數量有多大。產品概念針對的訴求對象相對比較少,或者說市場容量比較小的時候,產品的溢價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產品最終的市場會十分有限。
5、傳播有其途
好的產品概念,在提煉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涵蓋了產品的特點,消費群體的特征等因素,還一定要便于傳播。好的產品概念同樣應該具備極其利于傳播的特點。
6、目標有其明
任何產品概念都應該有明確的目標。產品概念一般是不能承載過多的目的,目的過多,往往會導致目的不明確,讓消費者不知所云,產品特點不明晰。
上海故事的案例,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外貿企業的產品優勢往往會聚焦于某些單一產品上,當海外客戶的訂單超出我們的制造范圍,我們通常會尋求其他企業的幫助滿足訂單的需求。這些對于身處產業集群的外貿企業,并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當我們聚焦于一個細分品類,做綜合品類品牌整合的時候,最為重要的是細分品類的定義。這個細分品類一定是關聯性產品的組合,同時消費者擁有對細分品類足夠的需求,并能夠將外貿企業的優勢產品納入其中。
山東一家外貿企業,是做棉制家紡產品的出口。
運作國內市場,我和我的團隊建議該企業建立國內第一家棉制家居用品的渠道品牌。消費者對環保和舒適的需求,棉制品是消費者的首選之一。當品牌概念聚焦在棉制品的時候,企業務必加大產品種類,產品品類應超出傳統家紡產品范疇。把所有于棉制相關的家居用品納入其中,形成品種最全的棉制家居產品的組合。
對于該企業,除了將自身的棉制家紡產品外,需要在自己的產業集群做產品整合。這樣整合后的渠道品牌,也有足夠的支撐并形成顯著的差異。
將渠道品牌建立成為商業品牌,是渠道品牌化具備整合性的另一個表現。這個時候,我們要整合的對象不是產品,而是對強勢品牌的整合。如果采取這樣的方式進行內銷拓展,是建立在產業價值鏈上的延伸。
例如,浙江心連心小家電,產品主要出口海外。運作國內市場,他們借助家電下鄉時機開始運作心連心鄉鎮家電連鎖。不僅將自己的產品納入其中,而且需要整合其他強勢品牌的產品,以支撐心連心鄉鎮家電連鎖。因此,心連心由原來的產品品牌,開始向商業品牌進行轉型。
雖然將渠道品牌建立為商業品牌是一個很好的渠道創新方向,對于外貿企業而言一定要保持謹慎的態度。這是外貿企業在價值鏈上的角色轉型,如果我們的內銷渠道品牌化以建立商業品牌為目標,內銷業務就成為一個
零售
商的角色,對外貿企業的要求也完全不同,而且面臨的競爭也完全不同。